摘 要: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行业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也带来了重要影响,该技术也逐渐成为了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初中计算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网络时代;初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投资也随之逐渐增加,很多家长都早早为孩子配备了电脑,这也计算机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对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从充分掌握现有优势资源,结合学科特点,不断加强教育改革创新,全面培养、拓展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水平,大幅度提升计算机教学有效性。
一、注重学生浓厚兴趣的提升
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应突破传统授课模式的局限,积极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探究,让学生获得足够的独立思考探究空间,自主进行知识学习目标的设计与筛选,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自我管理,以此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Flash的相关内容时,若在一开始就为学生介绍一系列专业术语、背景等知识,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对此,可以在授课前,先为学生播放一些利用Flash制作的有趣的动画,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全面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此时,再导入要讲解的内容,学生不仅会产生浓厚兴趣,也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认真的学习教师讲解的每个知识点与操作步骤,这样不仅能够到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与信心,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
二、重视分层与游戏教学的实施
首先,在分层教学上。虽然很多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已经对计算机的各项基本操作有了比较熟练的掌握,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所以,分层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了解、考查学生学习能力过程中,对于一些拥有良好基础的学生,可以鼓励其进行程序操作,以及电脑绘图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操作,并适当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如,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对教材上的一些模块进行自学。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多给予一些操作指导,并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多帮扶其他学生,以此来逐渐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顺利完成一系列操作训练任务[2]。
其次,在游戏教学上。初中生在第一次进行计算机技术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时,汉字输入训练一般都是必须要开展的项目,且这一技能的掌握通常都是靠反复练习来实现的,相比于灵活丰富的网络世界,学生自然不喜欢将时间都用在一味的进行这种枯燥且单一的训练当中。但学生打字速度又必须达到要求,对此,教师就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与目标,为学生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打字练习游戏,或者是在学生掌握相应指法之后,开展打字比赛,最终胜利的同学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这样学生通常都会积极主动递投入其中,希望可以在打字游戏中赢过其他同学。通过形成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全面激发,打字速度也能够在反复联系中达到标准要求。所以,为了大幅度提升计算机教学有效性,其教师应积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设计、组织计算机教学活动。
三、强化精讲与训练的有机整合
除了丰富理论知识的讲解外,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甚至可以将整堂课都交给学生,让其开展自由练习。在长期接触计算机后,学生会慢慢熟悉、掌握计算机的每个构造,且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在课堂上,通过自由练习学生可以对上节课不熟悉的操作、不明白的问题进行巩固、探究,或者是做好新知识的预习。在此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也可以向已经熟练掌握的同学询问,这样很多难点、一点都可以在互相探讨学习中得到有效解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减轻学习负担,也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3]。
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较强,为了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来带领学生学习课本要求的相关操作,并给予恰当指导,对于一些关键点的讲解,可以布置相似的课堂练习来指导学生操作,直到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基础上,再继续降级而下一个知识点。其余时间则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开展自由练习,通过不断练习来达到熟练灵活掌握。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奠定良好基础,对一系列问题有更全面、透彻的理解,也能够对课堂教学时间做出高效利用,促进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组织中,应充分认识到提升教学有效性,对挖掘、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增强其学习效果与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性,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设计出更灵活、丰富的教学活动,促进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也从整体上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钱淑华.网络时代下如何提升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C,2012,(10):186-187.
[2] 韩兴春.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计算机教学[J].南北桥,2016,(9):65.
[3] 刘栋言.初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5,(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