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刍议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

刍议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

作 者:罗 旋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 117000)

摘   要:伴随着新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业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态势日渐加强,医疗卫生行业也不例外。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笔者基于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层面,对当前医疗卫生机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有序运行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引言
医疗卫生机构囊括了生产、销售与服务各个环节,是我国经济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过程中财务管理是全部工作的核心,但是,当今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财务管理却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旧观念的影响和外部环境的制约。文章主要就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展开分析论述。
1、当前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财务管理方式不健全
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资金的筹取、使用和分配:任务是负责决定、规划和管控。在实际工作当中,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关注会计核算方面,而对财务管理工作却满不在乎,这完全是本末倒置,违背了财务管理作为医疗卫生机构有序运行的关键地位。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方式不健全,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着较大差距[1]。
1.2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医疗卫生机构一直以来都只是重视对医生和护士的培养,考核内容也只是包括接诊数量和就诊情况,对于医院的经济收入和财务情况不予关注,在医院财务工作的人员安排上欠缺考虑,往往安排一些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缺乏财务管理知识的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低下,最终使得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推进困难。
 1.3预算手段不完善
预算的管理是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往往预算不够精确,方式简单,缺少有力的理论支撑,导致财务管理中预算手段不完善,缺少实践性,也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财务管理预算决策失误[2]。
1.4投资管理缺乏理性
在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设备购买和病房建设中,计划的提出者依旧是医院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缺少财务管理部门的参与,与市场需求脱节,同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情况不能及时挂钩,没有投资收益的相关财务分析,使得医疗卫生机构的投资缺乏理性,肆意购买医疗设备,导致资金的无故流失。
1.5风险意识淡薄
计划经济时代,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权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一旦资金紧缺,国家就对其划拨资金,所以医疗卫生机构从未有过运行的风险。市场经济制度实行以后,医疗卫生机构就被国家放权,成为独立经营的机构,同一般的企业面临同样的经营风险。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医疗卫生机构缺乏风险意识,更没有邮箱的风险管理机制。但是如果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点问题,财务风险都会有发生的可能。
2、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背景下,医疗卫生机构应该积极向一般企业汲取财务管理的相关经验,总结出和自身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手段,改变之前财务管理的工作路径,促使其有序地开展。着重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健全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尽快的对管理方式进行健全,力求提高管理水平。第一,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领导应该把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提高重视程度,摆正观念,完善财务管理相关体制,挑选水平较高的人参与务管理工作。第二,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第三,把财务管理纳入考核范围,对财务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并及时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激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2.2完善预算手段,减少资金浪费
在财务管理中,预算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任何一项经济行为都应该提前预算。这当然离不开下面两项工作:
第一,健全预算监管部门,改善预算运行机制,对所有的预算工作加强管理,特别是对资金的各种用途都要进行预算。在对财务收支进行预算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上一年度的收支状况,并与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工作步调相一致。在对医疗卫生机构各项收费进行预算时,必须充分考虑药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
第二,应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不同科室同财务管理部门的配合,支持财务管理部门预算工作的开展,把预算体制落到实处,财务部门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严格预算制度,减少资金浪费[3]。
2.3健全财务制度,发挥管理职能
任何工作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当然财务管理也必须有赖于财务制度的保驾护航,财务制度的健全对于医疗卫生机构在形势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稳足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健全财务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联系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状况,更好的分配资金,发挥好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
2.4加强人员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医疗卫生机构的核心工作是财务管理,机构运行效益有赖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需要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第二通过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支持继续教育的方式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第三不断引进业务能力高的财务管理人才,为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要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集体意识,让财务管理人员明确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推进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展开[4]。
3、结束语
鉴于此,我们可以知道财务管理是医疗卫生机构的核心工作,医疗卫生机构若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就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唯有这样,才能使医疗卫生机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吴灿奎,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医疗制度改革加强医院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3).
[2]孙玉洁,试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J].中国卫生经济,2004(8).
[3]陈淑君,关于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大众科技,2005(10).
[4]耿利英,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
作者简介
罗旋,女,1983、11、23籍贯广东兴宁县、本科,财务管理方面、高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