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发展,高中音乐课程教学开始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就主要针对高中音乐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提出了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音乐教学;创新
1、引言
众所周知,高中音乐在高中所有素质教学的课程中所占比例并不多,但并不意味着,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可以忽略音乐。高中音乐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够放松学习压力,同时高中还面临着艺考生的培训教学。以此,高中音乐教学是高中阶段一门不容忽视的学科。不管是从学生的角度吗,还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我们都应该重视高中音乐教学,都应该创新音乐教学策略,提高高中阶段的综合节课程教学质量,从而为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支撑的重要力量。
2、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如大家所知,在高中的课程体系中扮演者不容小觑的角色,但其却在高中所有课程中的时间占比是比较少的,要想充分发挥音乐课程作为综合教学科目的作用似乎还存在一定差距。
2.1重视程度不够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作用下,大部分教师甚至是学校都是将高中阶段的课程放在应试教育的学科上面,尤其是语文、数学、外语几科,经常还会占用音乐课的教学时间。本就容易被忽视的艺术类学科,变得更加的流于形式,音乐教师也不重视音乐课,随便搜集点音乐资料就开始教学,使得音乐课的重要性被冰封,也无法体现出来。
2.2过于平面化和形式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音乐课本就不重视,这就导致许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变得平面化,甚至就是走个形式,十分的过场化,没有从根本上发挥音乐的作用。许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没有提前备课,也无需花费很多精力去准备,有时直接一首歌就草草结束了音乐课程,这无疑是一场作秀,学生一堂课下来也只学会了一首歌而已,至于音乐的素养,根本没有涉及到。
2.3教学方式单一
音乐本身是一种情感内容较为丰富且寄托感情较为复杂的艺术表达,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音乐思想进行理解,才能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但是就目前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开展现状来说,普遍停留在歌曲教学的层面,作品鉴赏以及音乐欣赏等内容涉及较少。
3、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创新模式
就目前高中音乐教学现状而言,教学工作者应当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转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根本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进行深层次培养。
3.1理念的转变
往往影响教学效果的最关键的因素都是主观因素,一则是教师的思想观念,二则是学生的思想观念。教师的观念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而学生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成效和最终结果。因此,要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方法,首先就应当改变教师和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观念。教师应当从本质出发,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将音乐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展开情感教学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转变学生的音乐理解观念。从作品的内容入手,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帮助学生形成具有个人代表性的艺术气质和艺术欣赏能力。
3.2情感教学,德育渗透
音乐是一门以情感著称的艺术学科,音乐中的歌曲等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情感结晶。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从本质上讲,音乐教学就是情感教学,情感是音乐的灵魂,是信息的传递的催化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认知因素的发展、健全人格、提高审美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兴趣教学,探究学习
一切知识的产生源于兴趣,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虚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审美对象通过读音乐的审美,从情感体验中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学习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后,学会欣赏音乐,带着情感融入音乐,进入角色意境中。可以通过表演、创编、乐器演奏等等方式,让学生在各种实践当中探索出音乐本身的乐趣,从而增强度音乐的兴趣。
3.4 巧用多样化教学工具——多媒体
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让学生感受,感受更多都是偏重于听觉和视觉感受,通过利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一段插曲或者播放一个音乐有关的小视频,将无形的音乐画面通过有形的画面表达出来,在音乐作品鉴赏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容易地融入音乐所要营造的情感世界中去。除了作品欣赏环节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之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收集整理的一些优秀音乐作品,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去感受不一样的音乐世界,了解不一样的音乐语言。
4 、结束语
总之,音乐是一门艺术,更是情感的表达。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音乐本身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方面来发现音乐的美。采用体验感受式、兴趣诱发式、自然渗透式、听唱比较式等教学方法,形成艺术的审美施教力。给学生以美感和启发,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造诣,使学生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林山新.关于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探析[J].科技风,2012(02):210.
[2] 苏飞琴.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模块教学的实施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 赵冰.普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