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科学课是学生进行科学启蒙和科学教育的学科,科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想像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意识;培养分析
引言
小学科学课主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小学科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在教学时,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材料的内容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课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和教材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科学知识,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各类科学现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学习《太阳和影子》的知识时,主要研究的是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移、变化的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室外,以太阳光为光源进行实验。在做实验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讨论,主要提出四个问题找影子、藏影子、变影子以及踩影子。让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感觉到科学就在身边,通过活动让学生找出影子变化的基础规律。在开展热的传递知识时,教师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教学,如让学生相互搓手感受到手部之间热量的传递,教师可以通过课件让学生观察各类生动的图片,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观察,反思和探讨,进而解决各类科学问题。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的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状况挖掘适合小学生科学学习素材,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知识探究中。小学的科学教师在进行讲课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开展太阳和影子的学习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一下自己所理解的太阳,然后向学生提问太阳每天从哪个方向升起,哪个方向落下,如果太阳照射在物体上有什么样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科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而又非常有趣的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在学习运动方式时,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荡秋千、滑滑梯等有趣味的情境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运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和创新。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进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现象,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到科学和生活世界,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三、将科学活动渗入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材中有许多家庭小实验,通过家庭小实验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科学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家庭小实验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时间不受限制,操作灵活方便。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和能力自主选择实验的内容,控制实验的难度。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设计出适合在家庭中开展的小实验。教师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善于提炼,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书上看到的,感觉惊奇的事物和现象说出来,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出适合在家庭中开展的实验。如生活中泡茶时,茶叶总是先浮后沉,而且水的温度不同茶叶下降的速度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个现象进行探究并寻找答案。还可以让学生找出与之类似的生活现象并进行探究,进而找出问题的答案。科学来源于生活而且服务于生活,教学中的许多科技创新都是在生活中发明创造的。小学的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创设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
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基础学科,涉及到的知识很多,包括物理、化学、自然环境、天文地理,而且这些知识中有许多都是充满探究性的。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习惯。如在进行《沉浮》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把浮着的塑料瓶沉到水里,通过学生讨论想办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把瓶子里装满水,有的学生往瓶子里装沙子或者石头。这些办法都能够使瓶子沉到水中。教师再接着提问,如何把沉下去的橡皮泥浮到水面上,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并进行实验。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和实验最终想出了把沉着的物体浮到水面上的方法。通过探究这样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小学的科学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进行探索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质疑,并进行探索,通过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束语
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需要教师有创新教育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小学的科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与自然科学有关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组织引导,通过学生交流合作与探究解决相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的学习中,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永义.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分析[J].小作家选刊,2016,(21):32-33.
[2] 贾喜贵.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12,(10):304.
[3] 刘佳奇.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方案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0):17-17.
[4] 李绍华.论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6,(4):331.
[5] 王庆伟.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3):14-14.
[6] 王勇.科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