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征信体制的逐步完善,共享单车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更是随处可见,本文以ofo小黄车为例,解读共享单车的由来、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共享经济;网络大数据;征信体系
一、ofo的产生背景——共享经济
任何一个修过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普通大学生都懂得,资源的有限性和需要的无限性构成一对矛盾,它导致稀缺。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都是稀缺的,这便是稀缺法则。也正因如此,人们努力寻求某种最优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去优化资源配置。那么在有限的资源这个前提下,我们该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得效用函数最大化呢?生活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从最初的公用电话亭到机场车站随处可见的手机充电服务,再到最近风靡朋友圈的ofo小黄车无一不是体现共享的概念。在共享经济的主张下,人与人之间能够便利地借用或租用他人拥有的闲置资源,强调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共享经济现象却是在最近几年流行的,其主要特点是,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商业机构、组织或者政府。个体借助这些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经济牵扯到三大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
二、ofo的发展历史和行业竞争
2016年开始,共享单车进入到普通人的视野,井喷式地出现在大街小巷中。依据统计,截止到16年底,已经有了摩拜、ofo、小篮、小鸣、骑呗、一岁单车、Hello单车、永安行、智享单车、优拜等公司进入到共享单车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角逐。在这形形色色的单车形式中,最夺人眼球的还是要属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根据比达咨询数据《2017年Q1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ofo的市场占有率达51.9%,摩拜市场占有率为40.7%。
ofo共享单车是全球第一个无桩共享单车出行解决方案,首创"共享单车"模式。它源于北京大学的一个学生创业项目,ofo创业团队抓住了校园单车容易丢失的特点,于2015年9月7日开始在北大校园推出以1换N的共享出行计划,同年10月底北大模式成型,ofo获得融资,开始进军其他校园。用户通过微信服务号或移动App输入车牌号即可获得密码解锁单车,随取随用。用户也可以共享自己的单车给 ofo ,从而获得所有 ofo 共享单车的免费使用权。上线13个月,ofo共享单车就辐射到了200个校园,拥有了180万用户,每日提供超过50万次出行服务。目前,ofo共完成了5轮融资。从高频的融资节奏以及商业布局来看,ofo长远战略的部署意识以及踏实干劲,让北大学生创业背景的ofo成为当下最有潜力的创业公司。
三、ofo商业模式的机遇
1.电子货币的推广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终端的付账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电子货币作为信息货币形式,具有其便捷、安全等传统货币没有的优点。人们通过"ofo共享单车"APP扫码计时、付费,实现了"随时随地有车骑"的目标。
2."绿色出行"概念的出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车辆拥有率越来越高,私家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方式的首选。然而,交通拥挤、汽车尾气排放等不得不让我们正视环境问题。共享单车也是"绿色出行"的具体落实,与各国政府所呼吁的节能减排不谋而合,让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锻炼身体的机会。
3.有效整合自行车资源
中国曾是自行车生产首屈一指的大国,但是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自行车行业失去了原有的号召力,面临着转型和淘汰的选择。ofo提出的"城市大共享计划"提出了这样的设想:连接单车,但不生产单车。即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自行车提供给ofo,由其统一回收后进行喷漆、改造和使用,提供者也可以因此免费使用ofo的所有自行车。此举调整了单车行业的生产结构,使该夕阳产业起死回生。
四、ofo商业模式的挑战
1.盈利模式的分析
据悉ofo每辆单车的成本约为300元,虽然相较于摩拜3000元的成本价而言不算很高,但是由于其租金较低(社会人士骑车费用每小时1 元,学生认证骑车仅0.5元),利润增长仍是一个难题。同时,ofo的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和折损率等都很高,进一步制约了盈利的能力。
2.社会征信体系的不完善
此前ofo宣布上调押金引起了人们的纷纷揣测,官方的解释是正在建设一套全新的智能信用体系,用户日常的用车习惯和信用评级都会成为押金的参考系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用民素质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征信体系,杜绝乱停乱放、恶意损坏、私自上锁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3.押金的规范使用
极速扩张的共享单车用户群体导致沉淀资金的大规模聚集,因此规范资金监管和建立资金托管制度有重要的意义,相关信息应该得到充分的披露,以防止道德风险等灾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宋佳儒,共享单车押金资金沉淀的监管问题探析,甘肃金融,2017,27-30;
[2]王建刚,互联网分享经济下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探析,中国商论,201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