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寻找文中描写的细节,使学生具备把握描写细节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思索细节的描写对情节进展、人物形象的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学会鉴赏细节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活中处处有细节,提高学生挖掘生活感受生活的审美能力。
二、学习重点
感悟细节魅力 领悟小说主题
三、学法点拨
本单元学习鉴赏小说,小说除了故事吸引人之外,细节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欣赏文中细节,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具体表现,因为细节往往对于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推进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学习前期准备要求
1.查找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及《水浒传》中与林冲被逼反相关的情节内容
2.熟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3.通读全文,划分情节结构,拟定小标题
4.熟读文本,思考林冲性格在文中如何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变化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5.收集问题,组内交流讨论或班内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时一阵风就是一个故事,因为风里有他们的传说,还记得那矗立在边城的高高白塔吗?有时一片云就是一个故事,因为云里有细微的情愫,还记得翠翠心里的那条鱼吗?
细节就是在每个细小处的情感流露,品味那细节仿佛饮茶般回味淡淡悠长,今天就让我们在一个没有雷声的午后于无声处听惊雷。
二、〔回忆情节内容〕
通过六幅图我们来简单回忆一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大致情节
三、〔小说细节探讨〕
1.小说细节综述
(1)人物细节(身份,语言,神态,动作等)
(2)环境细节(反映小说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3)情节细节(对情节有推动、照应和承接)
2.能力提升1:分析细节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师:同学们的交流中多次提到"雪"与"火",给我启发很大。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文章中哪几次写到雪,作用是什么?(学生速读课文)
生:从林冲接管草料场开始,大雪初起"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沽酒时,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回来时,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还有,林冲进庙"把身上雪抖了",雪地杀仇,把陆虞侯"丢翻在雪地里",最后,雪夜上梁山。
师:风雪写得很有层次,很有讲究,谁来说说?
生:直接写雪,比如卷起大雪,雪下得紧,雪越下得紧了;侧面写雪,比如林冲沽酒背风迤逦而行,回来迎着朔风,还有风雪压倒草厅;而人物行动描写也时时不忘风雪。
师:风雪描写的作用,有何作用?
生:雪越来越大,是不是预示情况越来越危急,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
生:阴冷的雪还是林冲孤苦命运的一种象征。
生:烘托人物心理。最后,当林冲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
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果不是风雪,林冲不会沽酒御寒,不沽酒御寒就见不到山神庙。见不到山神庙后来就不会到那里栖息。而没有风雪,草厅就不会倒塌,林冲也不会逃过一劫。另外,如果不是风大雪紧,林冲可能不会用大石头抵住庙门,那就听不到仇人的自供,林冲由懦弱到坚强,由屈辱到反抗,也就失去了依据。
景物细节描写的作用
(1)风雪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环境)
(2)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情节)
(3)烘托出林冲孤独,悲壮,勇敢的英雄形象。(人物)
3.能力提升2:寻找并分析细节(一)
帮助学生找到下边段落中的划线句子,并赏析
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把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4.能力提升3:寻找并分析细节(二)
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寻找文中体现林冲性格转变的细节,并进行阐释
师: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精读重点段落)
生:文章开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后文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生: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生: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师: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还有补充的吗?
生: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些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生: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寻找文中其余段落的细节,并进行阐释
(注意多角度和深层次)
(生小组讨论,组长发言)
确定人物细节描写的作用
(1)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2)从语言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
(3)从动作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命运。
(4)从神态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精神状态。
四、〔小结〕
师:细节是你忽略的美丽,细节是那在你看不到的角落盛开的花朵,细节是种无声的美丽,细节是那在你听不到的云间响起的惊雷,愿我们学会欣赏这世间一切的美丽。
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小说教学有如下思考: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要使学生的思维之水常"鲜"常"活",教师就必须在"导"字上下苦功夫,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教学,我大胆地进行"问题导入,以导为主,读议结合"方法的尝试。我把教学中的那个"困惑"在这个时候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谈谈各自的看法,以此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并适时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例如:找出有关风雪描写的句子(课文中有六处写到风雪)再组织学生逐一讨论分析,小结后明确: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深化主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