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产生较高的教学质量。而要使数学课堂实现高效,教师就必须认真思考和精心准备课堂,以自身的教学魅力感染和引领学生,用适合学生的方法启迪和发展学生,取优化的教学策略激活和愉悦课堂,教师才会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课堂教学才能凸显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策略;高效课堂
一、尊重学生,课堂高效的开启和诱因
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感化为对老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转嫁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把这种爱转嫁到教师所教的课堂上,能营造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爱的教育"是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是教师人格魅力和教学魅力的合力聚焦,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先导。
(一)尊重人格与个性--敬师爱课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人格是师生间沟通的桥梁,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尊重能给学生以温暖和鼓舞,让学生感到友善和信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很好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和相长。学生的差异和差异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应以良好的心态,从平等、全新、发展的角度,看待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层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自由还给每一个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每一个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每一个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每一个学生,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学习,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让人人感悟数学课堂的成功与愉悦,人人获得数学发展。
(二)激情教学--活力传神
有人说教学就是触动生命,教师没有激情就无法触动生命,也等于忽视了课堂高效。任何一门枯燥的课程,只要教师用激情去演绎,学生就分外来劲。有激情的教师知识渊博,爱生敬业,充满自信。上课总是神采飞扬,激情四溢,妙语连珠。学生课堂上如痴如醉,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这样的课堂才有效果。
二、充分准备,课堂高效的基础和前提
(一)精细备课--明确目标
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备好每一节数学课,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这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备好教材首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然后从整体出发,系统阅读、对比分析和研究多种版本教材,吃透教材,要抓住重点,找准难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备好教学程序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尽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注意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研讨法等;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的形成训练;关注经验总结和生成预见。
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水平和特点,学习方法和爱好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勤于预习--节时增效
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是求知过程中良好的开端,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预习是生动活泼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前奏,打造小数数学高效课堂,当从课前预习开始。课前预习扎实有效,课堂教学才会高效,课上同学们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产生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心理期待。通过预习,学生还能按老师的指令完成系列预习单的填写,为容量大的课堂教学省时解困。
三、优化教学,课堂高效的根本和关键
(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篇极为重要,能否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能否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心理基础。高效数学课堂的导入都能"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和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亲历体验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操作活动是学生认知的基础,儿童的智慧往往产生在指尖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做数学"的过程。高效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乐学、善学,感受到数学之美,并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组竞赛--聚神凝思
针对少数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却存在一定的竞争意识和争强好胜心理,课堂分组竞赛活动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分组竞赛"可以说是我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和打造高效课堂的又一法宝。如:知识的合作探究,个人口头答题,个人展示汇报,个人板演,组内操作检查等,在形式多样的比拼中,学生的赛温会持续到比赛结束,会在"第几组"我(你)最棒的赞美声中充满自豪与反思,学习积极性无限放大。
(四)精准提问--问出高效
教师课前精心设计问题并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实况灵活、精准提问,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四、辅助手段,课堂高效的助力与彰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设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也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引发积极思考,实现教师"以教为主"变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将枯燥乏味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传递给学生,学生的求知欲望会不断高涨;多媒体技术能够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多媒体课件就如它们两者之间的一道彩桥,能有效地构建起知识体系;多媒体技术能实现课堂的增容,让课堂变得高效。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是一门很深的艺术,我们要正确定位教师角色,不断加强教学研讨和反思,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掌握更多的优化策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地指导,使教师简单地教,学生轻松地学,真正实现课堂最高效。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7页。
[2]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