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欧盟RASFF对我国出口与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通报信息分析

欧盟RASFF对我国出口与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通报信息分析

作 者:钟英 张江华 施杭杰 (台州检验检疫局 318000)

摘   要:本文对近年来欧盟RASFF对我国出口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通报案例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各国对与与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的法规标准要求,对出口企业提出相对应的质量措施建议。
关键词:欧盟RASFF ;食品接触;不锈钢;通报

近年来我国出口与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逐年增长,2015年全国出口额高达47.14万吨,34.96亿美元[1],同比分别增长13.6%和30.2%,随着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出口的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各国对与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安全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作为食品安全控制的一部分,各发达国家对与食品接触不锈钢材料都建立了一系列法规和技术规范,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这也导致我国出口与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被国外通报数量近年来是居高不下,目前国外对我国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的通报主要是欧盟RASFF通报,。2015年欧盟RASFF通报中国内地与食品接触金属制品高达58起[2],通报产品中与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占了多数。本文以近年来欧盟RASFF对我国不锈钢制品通报进行分析,明确有关进口国的质量风险所在,以帮助企业有的放矢的开展出口与食安全卫生项目的控制。
对近年来RASFF通报进行汇总统计如下:
RASFF通报中国食品接触材料情况
   
   
   
   

 

   
   
   
  
   
   
  

 

 

 

 

 

 

 

 

 

 

 


     根据通报数据汇总分析如下:
     1.意大利对不锈钢制品的关注程度非常高,每年占欧盟总的通报比例都在八成以上,由于该国对金属餐厨具区分不锈钢与非不锈钢,所以碳钢、不锈铁等材质的餐厨具仍是按不锈钢检测,易造成不合格,所以出口意大利等国的不锈钢制品需加严控制。
    2.不锈钢牌号选择不符合输入国法规要求,金属利口器、烧烤辅助器具等产品占较高比例。特别是刀具产品由于产品功能的要求较高的硬度,一般采用马氏体钢,国内企业往往使用改轧201钢材和400系列钢材,这不符合意大利、法国等国的法规要求。同时不锈铁产品本身抗锈能力较弱,易造成锈鉵不合格。
    3.金属材料中铬、镍、锰的迁移量超标问题突出,有不少不是锅体基材不合格,而是铆钉、螺丝等辅配料不合格导致通报。
    根据RASFF通报以及各国对与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的法规要求,对企业提出以下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建议:
一、企业应树立产品质量第一人意识
企业首要的是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对国外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了解,对于国内外安全质量控制重要性和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改变只关注产品的功能、造型方面的要求,更加关注输入国法律法规对于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在生产环境、质量控制、产品生产、产品检验、存储与运输方面要建立严格的措施及质量控制文件记录,不能仅凭经验来指导生产。要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并按照体系要求去控制生产。
二、生产原材料选择需符合进口国要求
选用食品接触不锈钢原则上建议从奥氏体304型开始,且最好选用一级钢,少使用改轧钢;最好选用大企业品牌钢,不要贪图便宜选用低价钢。有特殊要求的国家更要慎重,如意大利,201与403,409,440,441,442等钢材是严格禁用,再加上其对锰的限定要求,对意大利出口的原材料原则上上选用300奥氏体钢。
另外,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经过化学成分分析后才能使用。目前国内不锈钢生产企业规模、技术良莠不齐,废钢原料中存在大量有害物质,极大影响产品质量。由于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追溯和供应商管理制度,一方面原料生产企业不愿透露原料成分,另一方面企业大多与原材料经销商联系,难以与原料生产企业直接接触,很难得到详细的成分信息。而企业即使做了原材料成分检测,一般也只关注原材料的铬、镍、锰、铁等主要元素,对于其中是否含有镉、铅、砷等有害元素却从未做过检测。同时,企业技术人员要加强培训,要对各种不锈钢原料的特性非常了解,掌握各种原料的主要成分、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安全卫生状况,防止因成分不符、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导致产品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的情况。
三、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1)不锈钢拉伸过程中通过模具结构的设计、拉伸速度的控制、工艺路线的合理安排、拉伸过程的润滑和冷却等因素的调整,可使各种影响降到最低限度【3】。在拉伸时,要对材料进行适当的润滑,可降低材料与模具间的摩擦系数,从而使拉伸力降低,并且可提高材料的变形程度,更主要的是保证了拉伸后产品的表面质量。常见的保护润滑方式有液态涂抹、除油加覆膜、拉伸前的材料喷涂保护、凹模强制润滑等方法。焊接过程主要是避免碳析出,在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过程、焊后处理等方面加以控制。
(2)规范生产加工各个环节,避免不锈钢产品表面损伤不均造成的腐蚀。造成不锈钢产品表面粗糙不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焊后处理采用手工机械打磨处理方法来弥补焊缝缺陷,产生的打磨痕迹,造成表面不均匀;加工过程中由于划伤、焊接飞溅而粘附在不锈钢表面的碳钢、飞溅等杂质;手工打磨抛光后表面不均;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磕碰、拖拉、锤击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划伤;在拉伸、卷边、打磨等过程中,设备因素造成的划伤和折痕。另外,除了表面损伤,附着在产品表面的油污、灰尘及酸、碱、盐等在一定条件转化为腐蚀介质,与不锈钢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也会使不锈钢腐蚀。

参考文献
[1]海关信息网http://www.haiguan.info
[2]http://ec.europa.eu/food/food/rapidalert/rasff_portal_database_en.htm ;
[3]崔庚彦,丁延松 浅谈不锈钢在拉伸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技术与市场 第l8卷第201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