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浅析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作 者: 萧建文 (广东省高州市第三中学 525200)

摘   要:体育特长生作为体育教学的特殊对象,其锻炼成效、训练成果影响其身体素质之外,还与学生未来的体育发展道路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实施和开展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关键字:高考;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普及,对高考体育特长生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加强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训练探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提升学校升学率,促进高中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现行高考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在取得一定教学成就的同时,也显示出教学理念守旧,训练方法单一,教学成效低下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强化高考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训练提出了几点思考。抛砖引玉,旨在为推进体育特长生教学事业的发展进上绵薄之力。
一、优化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举措
(一)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科学的计划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推进体育训练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一般而言,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最佳时期的高三学年。因此,教师要有效对其进行规划和安排,紧密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制定一个科学而全面的训练计划,作为今后体育锻炼的指导大纲。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应遵循"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的原则,以此不断增大学生的运动强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强化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成效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学生跑、跳、投等基本身体素质。因此,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力量训练活动,逐步加大力量训练在体育锻炼中的比重。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力量训练,对于力量训练的初期,应采取一些小力量和局部力量练习来增加部分肌肉群的力量,训练时间控制在一周二次到三次,后期逐步提高训练的运动量,强化力量训练对上肢、下肢、腰和腹肌等大肌肉群的影响。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如俯卧撑、手倒立、仰卧起坐、平推、高位引体、深蹲及其转肩扭腰等。为了提高力量训练的成效,要加强对训练方式的动作指导。例如,仰卧起坐。让学生仰卧在床上,双腿正常弯曲,双手半握拳置于耳朵两侧,双臂尽可能呈展开状。做动作时,让腰部发力,上身径直起来时,确保腰部不离开地面,接着身体缓慢下降至原位,重复以上动作,以此来强化腹部肌肉的力量等等。
(三)强化速度训练
短跑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其他体育项目上普遍都具有较好的成绩。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部分学生的速度素质高,具有良好的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速率。速度训练是体育锻炼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强化速度训练,提高速度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常见的速度训练方法有反复跑、组合跑、变速跑等方法。为了练习后蹬、步频,让学生体会短跑中的放松技术,还可以引入15度斜坡跑,让学生进行上坡跑、下坡跑练习。在开展速度训练时,还可以让学生完成5-10秒的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5-10秒的最高频率的高抬腿运动等等。另外,还可以借助"台阶"作为训练载体,例如,选取20-30厘米高的台阶,助跑两三步起跨,全脚掌着地,连续蹬跨上台阶,前腿高抬,小腿呈较长时间的折叠状,双手协调摆动,身体腾空高,重心起伏大,步福大,脚蹬地后放松,以此增大学生快速跑的步伐和扒地的力量。
(四)强化弹跳训练
弹跳能力是高考体育考核的重要素质之一,弹跳素质与速度素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强化素质训练时,可以采用原地纵跳、多级跳、跨步跳、蛙跳、立定跳远等方法,训练体育特长生的下肢力量素质、发展大腿高抬、裸关节力量,提升学生的弹跳素质和能力。其中,立定跳远是一项技术、动作要领较为简单的训练方法,但在训练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容易出现起跳不充分、起跳后收腿过早等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起跳姿势,笔者在学生进行训练时放置一块海绵在起跳者正前方,让学生起跳后落到海绵上。通过这一举措,笔者发现有利于学生找到身体腾空感、滑翔感,形成正确的起跳姿势,更好的把握跳远的技术和要领。
(五)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
体育锻炼是一项枯燥、单调的活动,如果长久训练同一项目,或者重复相同动作,容易滋生厌倦、无趣等情绪。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燃起学生运动欲望。比如说,可以将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及其弹跳能力训练等项目交错安排,对于每一个训练项目,拟定不同的训练方案,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自行选择。又如,可以引入游戏、竞赛等元素,巧妙利用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大部分体育特长生都希望通过体育考核,走向大学校园,改变自身命运。教师要抓住教学机遇鼓励学生永不言弃,敢于拼搏,艰苦奋斗,向学生展示体育特长生的发展前途等,以此来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训练。
(六)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发挥学生正常水平的重要保障,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专业技术掌握扎实、身体素质良好的学生,在参加高考体育考核时,所取得的成绩着实让老师和其他学生大跌眼镜。这主要是由于其心理素质不佳,面对考试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退缩、怯场等行为。因此,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有必要了。在临近考试的训练阶段,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拥有自信,相信自己,常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焦虑、紧张的缘由,针对性给予解决对策。还可以传授学生正确的缓解压力方法,如,赛前听一听舒缓的音乐、深呼吸、向着远方大喊几声等等。
二、结语
体育特长生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和专业训练时,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强化学生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弹跳素质等方面的训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并定期开展心理疏导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运动观,了解老师对学生严格训练的意义所在,使其更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计划和安排,进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玉文. 体育特长生的选拔和培养[J]. 学周刊. 2016(19)
[2] 邹行军. 高中体育特长生思想行为现状及对策[J]. 吉林教育. 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