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对于顺利完成小学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从而希望提高小学教育的管理质量,满足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管理;管理制度;教育目标;素质
引言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中的重要一环。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作为"树人"的起点,其管理实施的成败是保证我国今后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重中之重,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起点和基础。
长期以来因为受到陈旧的教育理念的束缚,导致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滞后于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影响了今后进入社会的人才质量,如何使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策略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理念保守陈旧
目前制约小学教育管理的首要问题是教育理念保守陈旧。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一线教师,都偏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落了品德、智力、体质等综合素质,造成了"应试教育"大行其道,教师把学生考试的分数当成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扼杀了孩子在文学,体育,音乐等方面的天赋 ,孩子的兴趣得不到重视,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变成了一纸空文。
1.2教学管理制度老化
现在很多的小学教育管理制度老化,缺乏创新和灵活,老师管理孩子还是注重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那些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成绩差的。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简单粗暴,动辄以训斥,肢体惩罚等,不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采取课堂灌输 ,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主动地去问学生们的接受情况,造成参差不齐的现象。另外教师的教育培训制度,教师的教学水平等上不去,也是教学管理制度老化存在的问题。
1.3管理落实不到位
许多地区都存在小学教育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有些制度看似完善,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往往打了折扣,使管理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制度是人制定的,需要人来执行,囿于一些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导致制定的制度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事前没有吃透,事中没有监督,事后没有问责,从而管理没有到位。
制度具有连贯性,许多好的教学管理制度不能坚持不懈地推广下去,朝令夕改,随意性很大,有的是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有的是教师团队执行不够,也导致教学管理落实不到位。
二、针对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的策略
2.1激发教师热情,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小学教育管理的一线,对于小学教育的管理成败至为重要。教师要牢记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要敬业,爱学生,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小学教育的管理中,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关注班级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奉献自己。
针对目前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理念落后保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陋习和弊端,不能使培养的学生都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要转变观念,具有创新精神,向着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迈进。要加强教师管理能力,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良好的班级集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这些都是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2.2以学生为主题,为学生服务
小学教学教育管理的实施要牢牢地以学生为主题,为学生服务,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义务教育法的宗旨和原则,将学生培养成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学要围绕这个宗旨,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协助和辅导,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知识水平的成长。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以老师课堂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对授课形式、方法、课时安排等进行有益的探索,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力度
学校要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力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各个学科的专业素养,学校要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要制定可行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权责分工,各负其责,强化岗位职责,落实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及时总结,推广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表彰先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力度的目标能够实现。
2.4实施制度化管理
(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制度管理
教育法明确了小学教育的方针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加强法制建设,按照教育法的要求制定教学的各种制度,树立学校的法律意识,制定完善合理有效可行的制度,使小学教学管理有法可循,提高管理的效率。
学校的各项制度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全校师生都要自觉遵守。制度的建立要有合理性,要切实可行,能实现制度管理的目标,提高教学水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建立要有其权威性,有配套的奖惩约束机制,才能更好地保证制度落到实处,实现教学管理目标。
(2)健全评价机制,激励校内竞争
制度的顺利实行关系到制度建设的成败,要有配套的健全评价机制,以便对制度的执行力进行考核。学校要将制度的规定量化为具体的标准,激励校内竞争,要注重教师的师德,工作责任心,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对于优秀的教师要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圆满实现制度化教学管理宗旨。
三、结束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距离使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个目标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的情况下,小学教育工作者诚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坚持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改变过去保守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制度化建设,切实落实好管理的各项措施,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那么就一定能够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将孩子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红.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特质和目标[J].淄博师专学报,2011.(04).
[2]张彩虹.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