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学科不管是在哪个学习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环节,如果离开了阅读那么语文教学便不完整。文章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探索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皆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基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实际状况分析
1.受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观念的长时间影响,在实际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着重以教师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而无法带动学校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小学生在进行阅读习题演练的过程中,难以从开放的视角进行思考,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相对比较浅显。
2.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当前教学以素质教育为标准要求。可是,目前还有多数的小学校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主要是针对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行观察。与此同时,应试教育所考核的教育内容十分复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也体现不出教学的创新性精神。
3.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在意学生语文阅读成绩的高低,正因如此在教学中并没有过多的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久而久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便会养成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感受的习惯,这就导致有效的教学方式难以真正在小学语文阅读之中得到普及。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习惯与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想要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就应该从小抓起,习惯并不是一早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小学生阅读习惯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小学时期的学生对各种新奇的事物都比较好奇,最初是以读图的形式认识文字。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可以通过模仿作用来进行。大人在孩子面前多读书,小孩子很容易无意识地模仿大人,当他们看到大人在专心致志地读书时,他们也会像模像样地找本书读起来,甚至可能书都是拿反的。但这种行为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
长期处于一个优良的环境中,小学生便会受到一定的环境影响。所以,家长应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家庭的熏陶是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当前多数的家长都是自己看手机让孩子自由玩耍,有的甚至会做出更加不当的行为。而小学生会下意识地模仿,等到他们能拿起手机的时候,他们绝不会拿起书本。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从家庭熏陶做起。如在晚饭后,父母都坐下来看书,或者拿出图画书和孩子一起看,就能静静地坐下来阅读。给孩子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给孩子一个浓郁的阅读氛围,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离不开必要的引导。
(二)引导学生从心底爱上阅读学习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证明已经向着阅读学习迈进了一步,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意识到阅读学习的魅力所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阅读。首先,朗读读出语言的美。想要阅读首先要从朗读开始,这是根据小学生年龄自身特点出发,也是出于阅读方法的考量。不同的理解方式就会做出不同的停顿和不同的语气处理。反过来讲,大声的朗读也能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做示范,给学生展示朗读所表现出来的美,然后让学生尝试在自发的朗读声中学会控制节奏,把握重点。其次,阅读活动激发学习兴趣。阅读要加强引导,更要激发其积极性,适时展开读书比赛活动,通过各种竞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刺激他们把阅读放到更广阔的空间里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全面把握,设计符合学生个体实际的问题,特别是在引导的角度、坡度、难度等方面富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最后,通过写作促进阅读。语文学习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阅读兴趣的培养不是目的,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写作能力。
(三)让学生善于阅读
之所以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为了能够教导学生学习到阅读的技巧所在,也是为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工作打下牢靠的保证。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技巧所在,便知道怎样进行资料的查阅,怎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借鉴和辨别,避免出现盲目附和的现象。在读书过程中,让学生保持独立的读书人形象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有的人读了很多年的书,最后成了书的奴隶,凡是书上写的就以为是正确的,达到了迂腐的地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引导的设计应更具有艺术性,通过艺术性、创造性的引导,带领学生以有感情的朗读对阅读教材的词句、篇章进行仔细品读,把握阅读文章的内涵,在阅读品味中去感受世间美好的情感,塑造小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教师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通过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从小学阶段开始养成多读善思、多读善悟、多读善写的好习惯,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一定的推进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新方法,并努力达到这个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立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J].吉林教育.2011年01期
[2]张桂平.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方法之我见[J].成功(教育).2009年08期
[3]吴庆飞.如何培养“听”的能力[J].广西教育.2010年13期
[4]宋凤云.浅谈学生的口才训练[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年X6期 [5]蔡艳.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形式初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3期
[6]郜杰.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年11期
[7]杨佩民.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尝试与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陈兰.为小学生撑起一片英语学习的蓝天[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