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句话: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那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有效的课堂呢?有人认为,好的课堂表现就是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按规定完成授课内容,学生也能认真听讲、较好回答问题;也有人说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大量的练习是不可少的:课堂上在教师的监督之下,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通过讲解当场解决问题;还有人说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的课才是好课,更有人说要出效果就是得增加授课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大量使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等等。真可谓众说纷纭。
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我将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
一、有效的教学准备
这一环节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可以说是基础,又是难题。这个教学准备绝对不是单纯的教学方面也就是传统的认为就是教师个人方面的准备,如备课。我认为应该是以下三方面的结合体。
⒈学生的“教学”准备——预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课堂的整体效率。而在这个“疑——思”过程中,预习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实际的考察,预习充分的学生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而那些没预习的学生,像个观众看表演,课后只有模糊的记忆。因此,要让每个学生提高自己的课堂效果,首先就得充分重视预习。
⒉教师的“教学”准备——备课
要想真正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对于教师自身而言,认真备课是基础和前提。
⑴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现在的新教材的编写内容全方位地体现了英语的交际和运用功能, 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但并不是让教师照本宣科,那样只会让学生觉得乏味,而是要对之进行适度、合理的再创造与加工,挖掘教材的意图,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点,进而把教材教活。首先,对整个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明确知识点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其次,要注意教材中的细节,深入地研究教材对课堂教学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等。只有把对教材钻研得更深,真正地吃透教材,才能把课上得得心应手,进而提高课堂教学。
⑵深入了解学生的实情。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个体差异。他们之间既包括自身的差异,又有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差异以及对学科的喜恶、对教师的认同与否。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实情也是实现有效备课的重要一点。
二、有效的教学活动
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学习过程的真正动力。因此有效的教学活动,就得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设计教学过程。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
⒈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创设有效的学习氛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可以是播放一首英语歌曲或CHANT,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感。有时也安排一些Warming-up exercises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快速融入浓厚的英语氛围,全身心地准备开始学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⒉创设情境,提高有效的主动学习。
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因而创设一些真实有趣的情境,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觉,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可以采用Daily talk,也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新标准八下MODULE5 Problems的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MODULE3 On the radio开设现场“知心姐姐”专栏,让学生分别扮演agony aunt和 listeners,采用广播电台咨询的方式,让大家来征询建议或解决问题。教学完全是在一种实际交际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兴趣浓,并在角色中运用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课堂成为了语言运用的有效场所。
⒊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每位学生都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勇于自我表现,这种天性注定他们会喜欢竞赛活动。因此,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单词听写来一个“单词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竞争方式,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掌握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等,同时在小组竞争中获取乐趣。
三、有效的教学评价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由此可见,让学生觉得我能行,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在上课时应该考虑到每一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难易不一的问题,设计不同的练习、布置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吃,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在平时教学中,都应该尽力做到:当学生正确回答时,便不失时机地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 Good, You’re right。”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微笑着鼓励他说:“OK!Good try!”或者带疑问的表情及语言说:“Are you sure? Really?” 并指导学生重新思考,经过思考后回答正确了同样给予表扬。当学生实在回答不出时,可以说“Never mind. Let’s listen to other answers, OK?”这样回答错误的学生不但不会感到难堪,而且觉得自己还有希望,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继续向上的动力。
总之,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如此地潜心钻研与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必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