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于创新模式的我国海洋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创新模式的我国海洋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作 者:程书芹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本文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研究课题(Y201432748)资助]

摘   要:本文研究主题是我国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模式及创新能力提升。本文首先梳理了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与分类、创新模式的内涵及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海洋现代服务业创新模式。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基于创新模式的海洋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提升,并给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创新模式;创新能力;海洋现代服务业

一、引言
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尤其在后危机时代,沿海各国相继把海洋经济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海洋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海洋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沿海省市公认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更是毋庸置疑。
海洋对于我国积极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角色。我国的海洋经济要想实现转型,亟须大力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服务业兴起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制造业附加值提升,以及网络化、个性化与即时化服务需求大量出现的产物。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一个地区能否提供富有弹性的制度环境。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代表着区域海洋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其发展程度也显示了地方制度环境的活力与弹性。因而,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具有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引领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繁荣的重要作用。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研究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因素包括内外部两方面的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技术类型、经理人特征、财务能力等,外部因素包括市场机制、研究基础以及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等。企业若能合理地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就能够保障企业的竞争优势,反之则会制约企业的发展。然而,从目前来看,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能力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海洋现代服务业所选择的创新模式与其发展不匹配,二者之间的协同不够。
二、文献回顾
1、海洋现代服务业内涵与分类
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海洋产业划分标准的有关规定,海洋服务业主要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技教育管理服务业等,即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海洋领域经济部门及各类涉海企事业的集合。一方面,海洋服务业能为其他海洋产业和部门提供生产性资料,增强海洋渔业和海洋制造业等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及其升级换代,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海洋服务业还能为人们提供生活性资料,促进服务业市场发育和完善,从而促进整个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尽管海洋现代服务业已经被我国看作为未来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但学术界尚未形成对海洋现代服务业的统一定义。本文结合现代服务业和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将海洋现代服务业界定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兴起的,生产或提供各类服务的海洋产业和涉海产业,它具有涉海、临港、信息密集、知识密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新性强和未来成长性强等突出特征。海洋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第三方港口物流业、海洋科研教育业、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金融保险业、海洋商贸业等科技含量高的知识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含被高新技术和新型经营方式改造过的港航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传统海洋服务业。
2、创新模式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有学者聚焦于对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技术创新模式是指,国家、地区或者企业根据发展目标匹配所需科技资源和能力,同时明确创新模式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有学者将技术创新模式分为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此外,学者们还进一步探讨了不同产业的创新模式问题。刘卓军和周城雄(2007)分析了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是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高度融合的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他们指出,数字内容产业的技术创新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这类创新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来达到产品优化,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可以使产品不易被复制和传播。刘凤勤、徐波,王科理(2004)对我国信息产业技术模式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后提出,1)采取美国自然生长模式和日本、印度短浅模式相结合,并以日、印模式为主;2)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采取两者相结合,并以美国模式为主;3)在吸收美、日、印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情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宋晓洪、孙东生(2006)总结了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主要技术创新模式。其中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有,1)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2)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创新模式;3)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模式;4)股份制技术创新模式。珠三角地区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有,1)利用有利因素促进制度创新;2)强化对创新的投入和技术支持;3)确保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4)动员和利用多种创新资源。
关于创新模式的划分,Tushman和Anderson(1986)根据创新的新颖程度将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前者指对现有产品和商业概念相对微小的调整,满足现有顾客的需求,成本相对比较小;而后者指的是从现有产品或概念向全新的根本性的转变,以满足新定义的顾客需求。两种创新方式在他们如何利用组织知识和R&D投入上存在明显区别。渐进性创新主要利用企业的主流知识,而颠覆性创新放弃主流知识,利用新知识。张春辉(2012)总结了渐进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两种创新模式内涵的研究现状,指出渐进性创新的内涵趋于一致,而对颠覆性创新的研究则是从多个视角及不同层面进行界定的。
三、海洋现代服务业创新模式分析
“十二五”期间国家首先提出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海洋带等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国家的一系列规划都指向沿海地区,突出了海洋经济的特点。2011年,山东省编制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省编制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广东省编制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都陆续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复,并上升为国家级战略的区域性规划。
海洋现代服务业的显著特征是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不断趋于融合。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既有赖于海洋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又对二者的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海洋第一与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海洋服务需求,海洋服务业的兴起,对海洋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分工有所深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促进了市场规模扩张。
与制造业以及上文提到的数字内容产业不同,海洋现代服务业具有独特的产业特征。参考服务业创新的相关文献,本文将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模式划分为组织结构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三种。下面我们详细分析每种创新模式。
1、组织结构创新模式。在网络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日益变得广泛,企业成员的信息共享与信息渗透使其更易于获取企业内外部信息。对于海洋现代服务业而言,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形式不再适用,为适应环境变化的需求,企业客观上需要探索新型组织结构。
2、技术创新模式。海洋现代服务业中的技术创新是完全受到市场支配的。当该产业的技术创新符合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时,技术创新的成果就能较快地被认可,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以技术为主导的海洋现代服务业应该积极申请专利保护,从而维护其合法收益。
3、商业模式创新。2005年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50%的高管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的成功而言比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在网络经济环境下,海洋现代服务企业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商业模式进行改造,使得企业内部价值创造机制在适应外部环境要求的同时,还要大幅提高价值创造的效率。
四、基于创新模式的海洋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提升
为提升海洋现代服务企业的创新能力,这类企业还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同时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组织创新模式要注重纵向创新。传统产业基本上都沿着产业链的延伸不断发展,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产业。因为,跨界到其他产业将面临着巨大风险,资金、人才支持以及市场机遇缺一不可。纵向创新模式是指企业要更加强调自我内部的创新,注重协同合作,这样可以尽量避免以上风险,使企业较容易地成功。因此,海洋现代服务业在实施组织创新时,应突出纵向创新。
其次,技术创新模式应重视用户参与。在互联网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仅依靠企业内部有限的资源进行产品创新是不够的,更为重要激发用户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海洋现代服务企业应提高用户创新、开放创新以及大众创新的程度。在创新的过程中,海洋现代服务企业要坚持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相结合,通过引进和学习的方式,争取海洋技术的突破。
再次,商业模式要强化网络社区的功能。本文认为,针对海洋现代服务企业的创新特性,必须要选择适合其发展的商业模式。一些学者研究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应如何与其战略相匹配、如何与其创新特性相匹配。因此,海洋现代服务业在构建其商业模式时,应特别强化网络社区的功能。
五、对策建议
为了使我国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1、以生态环保为准则来提升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能力。我国海洋服务业尽管处于发展初期,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对生态监控区开展生态监测结果表明,雷州半岛西南沿岸生态监控区、大亚湾生态监控区和珠江口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或不健康状态。鉴于此,绿色、生态、环保应是海洋现代服务业提升其创新水平的基本准则。
2、坚持以科技促发展来提升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科技创新对于构建绿色海洋产业结构与发展绿色海洋服务业有重要作用。对于海洋现代服务业而言,应注重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包括加大资金投入、优化配置科技力量、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同时,海洋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人才对于促进该产业的发展来说非常关键。因此,本文认为国家与地方政府要着力引进国外海洋科技服务业,可从制定各项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人才切入工作。
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来提升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发展绿色海洋服务业,还要考虑海洋产业转型的问题。海洋产业转型是指调整产业结构,达到全面提升海洋经济质量的目的,要以传统的产业结构转型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海洋产业新格局。我国海洋产业亟须实现转变,具体而言是由注重海洋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大的海洋传统产业转变为注重科技含量高、环境友好型的海洋新兴产业。
4、加强海洋产业基金支持来提升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能力。产业或区域型基金是指只投资于某一产业或某一地理区域的一种共同基金。海洋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产业活动,该产业与追求高风险与高收益投资基金的要求相契合,却很难获得稳定收益的银行信贷。因此,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的金融要素是风险资本与银行信贷。海洋产业比陆地经济更加需要贷款抵押品以及保险,必须要通过设立海洋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增加对海洋“蓝色信贷”的支持以及发展海洋产业保险来改善现有不足。目前,我国已有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山西能源基金、天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广东核电产业基金等多种产业投资基金。
海洋服务业由于具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性,亟须眉金融支持。然而,金融机构因考虑风险等因素,并未对海洋服务业给予充分的金融支持。本文认为,加强海洋产业基金支持可成为提升海洋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
5、完善海洋产业区域创新系统来提升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系统(RIS)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是基于弗里曼(1987)在分析日本经济时最早使用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基础上的。“区域创新系统”这一概念的产生也代表着地理经济学的学者们试图更好地理解制度与组织在促进基于创新的区域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区域创新系统可被视为,区域生产结构中支撑创新的制度基础设施。此外,区域创新系统中存在一套态度、价值观、规范、惯例和期望的“区域文化”,这种文化会影响区域中企业的行为。
有学者指出,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的根本推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有学者指出,海洋产业区域创新是海洋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海洋产业应有计划地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海洋产业,从而促进海洋的整体开发。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快速升级,提高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2]。
参考文献
[1]Damanpour 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1,34(3):555-590
[2]刘卓军,周城雄.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6):111-114
[3]刘凤勤,徐波,王科理. 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04(22)10:1195-1199
[4]Tushman M L, Anderson P.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6,31(3):439-465
[5]Subramaniam M, Youndt M A. 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the types of innovative capabiliti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48(3):450-463
[6]Cardinal L B.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he use of organizational control in manag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1,12(1):19-36
[7]张春辉. 基于动态能力与研发因素视角的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8]Johnson, M. W., C. M. Christensen, and H. Kagermann, 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 86(12)
[9]韩立民,陈明宝. 海洋服务业: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J].海洋世界,2010(6)
[10]俞树彪,阳立军. 海洋产业转型思路与对策初探[J].未来与发展,2009(4):23-27
[11]Freeman, C.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 lessons from Japan, London: Printer, 1987
[12]吕惠明. 海洋服务业的区域定位探析[J].管理世界,2011(11):176-177

作者简介:程书芹(1974-),女,江苏兴化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教师,浙江大学访问学者,博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服务创新、区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