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加快城乡配电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加快城乡配电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作 者:孔卫军 (国网河南济源供电公司,河南 济源 459000)

摘   要:电能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广阔背景下,为满足城乡用电需求,新一轮配电网改造升级工作已全面铺开。作为地市级供电企业,面对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标准高的现状,如何科学统筹、高效实施,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乡配电网;建设;探索

经过深入探索,笔者认为在项目运作上要注重规划、可研、设计、建设统筹实施,在施工管理上要深化安全、质量、进度规范管控,在提速提效上要强化队伍、物资和环境基础保障,为配电网攻坚提速创造有利条件。
一、注重协同运作,确保项目加快落地
配电网建设涉及面大、覆盖面广。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先进耐用的原则,注重协同运作,完善保障机制,推动项目扎实有效落地。
统筹区域发展目标,精心做好项目规划。近年来,随着济经济发展提速,用电需求攀升,部分区域线径细、供电半径长、容量小等问题突出。要根据配电网布局和用电需求,组织相关部门统筹制定区域性发展规划,在规划空间上实现市、镇、村、组全覆盖,规划时间上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规划实施上突出轻重缓急。要立足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体现规划的科学、严谨、实用。
统筹技术工艺标准,精益做好方案设计。技术工艺和建设标准,是保证配电网质量的重要前提。要严格按照优质工程标准,统筹考虑技术工艺,对每个项目精心设计,细化到线路、台区、设备等各个环节,落实到项目设计的全过程,体现出先进性、典型性和规范性。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建成样板,在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建设标准、施工工艺、工程管理、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对各配电网项目的设计方案再次优化,做到精致精确、精益求精。
统筹优化资源配置,精细做好施工管理。配电网建设的实施,需要人财物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精细管理。要科学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格局。加强人力资源协同,做到施工组织、实施、监督、评价等人员职责明晰;加强财务资金保障,优化项目资金管理,严格做好成本核算,做到既满足项目需求,又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加强物力资源管理,严把物资招标、采购、配送等关口,开辟物资供应通道,服务项目推进。
二、深化规范管控,确保项目有序实施
安全是基础,质量是根本,进度是保证。要以抓安全、抓质量、抓进度为主线,深化规范管控,加大跟踪督导和过程控制力度,促进项目加紧推进。
深化安全管控,严格加强过程监督。把现场安全管控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安全监督队伍,对配电网施工作业加强监督管理,从安措落实、“两票”管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执行等认真检查,对重点施工作业环节实施“一对一”旁站式监督,严防习惯性违章等问题;围绕基层、基础、基本功,加强施工队伍安全管理,通过安规学习、案例剖析、思想研讨等途径,提高安全“红线”意识,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深化质量管控,严格落实技术工艺。强化“质量生命线”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控、评价和问责机制。严格对照优质工程实施准则,积极发挥质量管理和项目监理部门作用,利用自查、互查、质量评比等方式,常态性开展质量巡查活动,对因工程质量原因返工、延期或造成材料损失的,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加强项目质量问题督导整改,促进技术工艺标准全面落实,确保所有配电网工程零缺陷、高质量投运。
深化进度管控,严格把握项目节点。增强“只争朝夕”的效率意识,按照“一项一案”原则制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综合考虑天气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把细化时间节点到项目开工、施工组织、物资供应、验收整改各个环节,把“提速提效”职责落实到各级人员,倒排工期,跟踪问效。落实周汇报、日协调和项目“例会”制度,并通过现场办公的形式,把握项目进度,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疏通症结,完善措施,确保项目进度。
三、强化基础保障,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配电网建设涉及项目储备、核准、审批及工程协调、人员组织、物资配送等环节。要强化组织领导、队伍素质,并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着力夯实项目推进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传递压力。坚强的组织领导,是推进配电网建设的重要保证。要把配电网建设纳入企业核心任务,坚持工程建设项目化、团队化的理念,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时时抓的动态管理体系。成立综合计划、项目推进、质量跟踪、物资管理等专项工作组,建立常态监督机制,抽调生技、监察、审计、监理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着力加强督导、督促、督办工作,促进项目高效落实。
提高队伍素质,增强工作效能。没有一流的队伍,就没有一流的业绩。要把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高施工队伍和管理队伍综合素质。通过理论培训、模拟操作、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方式,深化岗位练兵,提高施工队伍综合能力,促进项目保质保量实施;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现场开展管理观摩、借鉴外部先进经验等办法,提高配电网项目管理队伍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项目推进提供有力保证。
获取政府支持,优化电建环境。配电网建设涉及土地、环评、规划等方面,涉及到的政府管理部门多,需要多方的协调配合。要主动向市政府汇报配电网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最大限度获取政府支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履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效破解“配电项目落地难、征地难,附属物赔偿高、电力设施迁建费用高、各类建设规费高”的“两难三高”问题,着力优化电力发展环境,营造和谐宽松的外部环境,促进配电网建设目标加快实现。
总之,配电网建设是民心工程,也是形象工程,要持续加强探索,创新实践,提高电力保障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惠及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