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自古就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儒家观点,告诉我们教育要从孩童抓起,不过在封建社会,那只是统治者为了禁锢思想而采用的一种手段;在当代中国对于幼儿的教育,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更为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基础保障。然而我国在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和误区,只有正确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幼儿的天性与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本文主要说明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对幼儿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教师
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其原因
在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幼儿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对自身工作的不断总结与反思;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育的整合研究这个几个方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出现许多问题:
(一)幼师与幼儿的比例不协调
当我们去观察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幼儿园教育,可以看到,一个幼师只看护几名同学,而在我国,由于对教育行业的投入较少,所以一个老师应对几十名幼儿的情况数不胜数,这样幼儿就得不到及时的照看,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常识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很难进行改造创新。
(三)在科学活动中,幼师可能无法使每个幼儿展现自己
由于每位幼师负责的幼儿较多,所以在进行活动时,难免会顾及不到某些孩子,导致幼儿交流科学知识与展现自己才华的次数减少。
(四)人们普遍认为教师组织的集体科学教育才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主要方式
而忽略了其他非正规方式,因为学习科学知识不能只靠老师来进行机械的知识传输,老师们可以通过不同于集体科学教育的方法,如注重每个孩子天性的发展,对每个孩子分别对待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家长们也可以通过给孩子购买科普读物,陪孩子参与各种科学活动来对孩子们进行科学教育;总之孩子们的科学兴趣需要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共同努力,相互配合。
(五)幼儿学习的科学内容不平衡等
二、如何解决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所存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科学教育,就必须正确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本质、幼儿教育的基本特点以及幼儿的认知特点等等。幼儿科学教育指的是幼师门借助环境或工具给幼儿创造出有利条件,来指导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幼儿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幼儿们观察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更多的是培养幼儿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兴趣与能力。幼儿科学是一个包括了观察、描述、提问等环节的智力活动的连续和再建构的过程,是幼儿身心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幼儿培养目标上有很大作用。所以我们在实施幼儿科学教育时应多加留意以下问题:
(一)科学教育的身边取材
幼儿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好奇心的,因为他们刚来的这个世界,看所有的东西都是那么新鲜,所以科学教育就可以从幼儿的身边开始,不论是从幼儿园中固定的动物角,或者是幼儿园中的园林景观设计,都有让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动植物,这些动植物会充分激发幼儿们的求知欲,从而带动幼儿的主动学习,让幼儿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1)呵护和观察小动物
在进行幼儿园设计时,设计师们总会预留出一块动物角,别管它是大是小,但都会有一些小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幼儿们对动物总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就可以开展以培养幼儿呵护和研究小动物为目的活动,为幼儿创造出与小动物亲密接触的机会,并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比如小动物的名称、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等,不断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
(2)探究植物
在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在幼儿园中也不例外。通过给幼儿提供更多与植物进行接触的机会来使他们不断培养兴趣,幼师们可以带着孩子们观察、研究幼儿园中的各种花花草草,让孩子们从小有爱护花草树木的思想,并让孩子们觉得,科学就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了解植物也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很有趣的科学,孩子们都是喜欢有趣的东西,科学就是有趣的,将孩子们的天性与周围事物相结合,可以使幼儿科学活动事半功倍。
(二)科学教育的探索发现
幼儿是可以进行主动学习的,而教师们要做的不是强硬的给幼儿灌输知识,而是做幼儿们的支持者和指引者,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实际探究活动。让幼儿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小就树立关爱自然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环保意识。
(1)从身边入手
我们的身边事事离不开科学,所以进行科学教育可以从身边环境入手。举个例子:水,是生命之源,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天生喜欢水,但更多的孩子只是喜欢它并不了解它。所以可以开展以水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明白水的可贵性,培养孩子们的节水意识。就这样不断地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从小培养孩子的可持续观念,将可持续发展进行在儿时。
(2)从幼儿自身着手
幼儿天生爱自然,就像自然的孩子一样,所以他们会非常喜欢动物植物,一旦知道他们喜欢的动植物受到威胁,他们会主动的投入到保护动植物的行动之中,教师们可以利用身边资源,来引导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保工作,比如不踩草地、不摘花朵、捡捡白色垃圾等等,让每个幼儿都可以成为一名环保的小使者,将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到幼儿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
(三)科学教育逐步渗入
国家要求“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最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科学教育时要贴合幼儿生活,一点一滴的进行渗透。
(1)科学教育的生活化
只有让科学教育生活化,才能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到自己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所在,要让幼儿们知道,他们所学习的是他们想学的、他们需要的,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好地投入到科学活动之中。
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研究对象,让孩子们感受到所生活世界的精彩与神奇,体验科学、认知生活,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实际背景。
(2)科学教育伴随一日生活进行
要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就是他们每天在做的事情,让幼儿们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神秘与未知,它们就藏在每一天的生活之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幼儿每天中所出现的探究性趣与关注的热情,并加以总结,组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不提高孩子们对科学与生活的热爱,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
结语
我国在幼儿科学教育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不断倡导幼儿科学教育,这就要求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积极配合国家意愿,明确科学领域的教学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并且重视评价的作用,更好的开展幼儿科学教育工作;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够给予幼儿教育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在物质上,人力上做足准备,使幼儿科学教育开展的更有效率。总之,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更好的运用理论开展工作,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参考文献
[1]. 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2005.
[2].马瞬琴,《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设计》;学前教育研究,2009.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