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相当数量中学生早恋,是一个确实存在的不争的事实。有的人感到惊叹、不可理解,认为不学好、不走正道。对此具体复杂的事实,应作具体分折、科学认识。早恋有其生理和心理基础,也有社会环境影响。本文试图对早恋产生、发展的身心变化及联系作一个简单地探讨。
一、性的萌发与成熟引起第一次心理变化为早恋提供了生心基础
进入青春期,脑垂体分化性腺激素,在男性促使睾丸发育并维持男性第二特征。在女性
促进卵巢发育,第二性特征出现,发生月经周期变化。男、女在生理上的性萌发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不安和矛盾,从而引起心理上第一次变化,为早恋产生提供了生心基础。
中学生大多属于青春期,生理成熟引起了心理上的成熟感。他们强烈渴求独立,希望从成人保护中挣脱出来,反对过分管束和不信任,时常为维护其独立性与家长、教师对抗。当家长、教师对他们不公正时,他们将不接受成人要求。如果成人把男女同学正常友谊当成是恋爱而不正确的"高压",则有可能把他们压入早恋的行列。
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渴求了解各种现象,并想自己去做,亲自接触和经历各种现象和事物,凡是新鲜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和求知,其中也包括恋爱。这样,对于男女谈情说爱,他们都将产生强烈的体验与尝试的欲望,并加以模仿的可能。
情绪易动,情绪体验强烈,但有时盲目冲动。这时,男女同学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自己易把正常的友谊误认为爱情而盲目早恋。
二早恋的环境影响
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无时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电影、电视剧中爱情镜头;文学书刊上的性爱描写;社会荧光屏的反馈;与父母尖锐冲突,父母对他们不尊重,过分不信任等,都可能导致他们早恋。如:一名少女看了电影的接吻、拥抱镜头而想入非非,主动递条子约男同学在家里模仿电影中的情节相互嬉闹;众所周知中学时的琼瑶在家中得不到爱,而对外寻求情感慰藉,从而导演了一场轰动一时的师生恋。可见,外部环境影响也是早恋一个极为重要的诱发因心素。
三、早恋产生心理愉快,愉快后果强化早恋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指出:"每一种愉快的情绪都带有一种重要重复。这种愉快的体验,或者使事物保持原状来延长这种情景的倾向;每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都包含着一种积极的、进取的延续的运动倾向;而不愉快的情感状态就要导致撤退的倾向、躲避反应和摆脱刺激情景的反应趋势。"
青少年中学生对生活富于热情,且好于幻想,美好的爱情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这时,如果他们在生活环境中,出现令其爱慕的异性,交往中心理的接近,情投意合而进入早恋。
进入早恋的少男少女在交往中,交流对人生、事业的看法,在共同游戏、一起演算习题等都使其产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愉快情感。而这种愉快情感体验又将强化他们重复这种体验,并且有保持或延长这种体验的倾向。这就是中学生明知这的恋爱会影响学习,而他们一旦谈上了又不顾一切的现象。家庭的"高压",社会不赞成,使他们受到不愉快体验,他们就会躲避这种不愉快心理体验而转入秘密进行。
四、早恋带来一些早恋者心理第二次变化
进入早恋的一些中学生,由于早恋的影响,他们在心理上有着第二次变化。
1学习重心转移:
早恋前的中学生尽管有对异性接受与追求的趋势,萌发初恋的愿望。但他们还是表现在以学习为主的一个相对静态平衡。进入早恋,由于引起了他们从未有过的愉快情感体验,使他们大部分时间和旺盛精力投入到花前月下的公园,甜言蜜语中陶醉,而把学习放在次要位置。这是把以学习为主的静态平衡打破而转入到以恋爱为重心的另一相对动态平衡。
由于学习重心转移,导致学习时间和精力不够,影响学刁效果与成绩。
2早恋引起了一些早恋者愉快与焦虑心理的交错:
我们知道恋爱使恋爱者得到了愉快体验。但家长反对,用各种手段阻止,"小小年纪就干出这种事,真不知羞"使他们对其美好情感产生怀疑和罪恶感,社会传统道德的不容许等。使其在恋爱中虽然得到愉快体验,同时又受到压制,由于自责而产生焦虑心理,从而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3早恋影响着一些早恋者的道德健康成长:
一些早恋者把对方看成绝对高于一切,常为对方不顾社会他人而用不合理手段来满足对方。如:一名女生在社会上认识了一个男青年而恋爱,在男青年的百般讨好,多次推拉后发生了性关系。后来知其是有一孩子的父亲,她愤恨后,最终偷了他的孩子卖800元而犯下贩卖儿童罪。
看一看上海的抽样调查情况
中学生谈恋爱与品德关系
人数 早恋 百分比
甲 等 375名 6名 1.60%
乙 等 495名 24名 4.85%
丙 等 72 名 14名 19.44%
丁 等 4 名 无一人谈,但是其他方面犯有极
严重错误,其中三人接近工读学
校大门,不作分析
可见,早恋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归纳以上情况,我们把中学生早恋和心理的一些联系及教育作个归纳<参见讨论>
五、讨论
1、中学生尽管强烈要求独立,但很大程度上具有依赖性和可塑性。这就为对其教育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2、为防范未来,对他们进行第一次心理变化前的性教育,可以消除他们的性神秘,使早恋产生的概率降低。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处于"性饥饿"时期。他们此时处于性紧张状态。"就像失业者一天到晚以各种方式寻求早日就业那样,总是寻求能得到某种满足的机会。"
给他们进行生理卫生教育,让他们了解人体结构与各器官的发育。初潮、遗精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身心变化,正确引导他们异性间的交往。以削弱性紧张,使其第一次心理变化之前有思想准备,正确地把握自己。
3避免各种社会现象对早恋的正向诱导,诸如对电影、电视各种文艺书刊中性爱描写,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各种有关社会现象,让他们正确认识丑、美、漂亮等。同时指导他们正确区分友谊写爱情。
4对进入早恋的中学生重建心理平衡
恋爱人人都会遇到,只是时间的早迟而己。作为由中学生早恋,错就错在于"早",为时过早。中学生精力旺盛,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想像能力为任盛的时期。教育他们把青舂的大好时光和精力应放在追求事业的成功上,这样的青舂才是美好的,以转移他们对性的兴趣过程。而重建以学习为主的心理平衡。
5正确引导,避免"高压"引起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而使其早恋正强化
总之,早恋产生有其身心的发展基础和社会环境反馈的作用,只不过是他们健康成长道路上不该走的一段弯路。我们不应害怕,主要是怎样避免引起早恋的透发因素和怎样正确疏导,引导他们把握住自己的位置。如果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来关心进入青春期中学生的成长,我想他们是能健康地过渡到成人的。
以上仅为自己的一点肤浅看法,望广大教师同仁指正。
[参考书目]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姚佩宽、陈树恒、郭贞《中学生青舂期教育》
[2] 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志光《心理学》
[3]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G.M索里、C.W特尔福德《教育心理学》
[4] 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199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