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机械专业生产实践中,会涉及并利用到机械识图,也有利于学好其它专业知识。针对以往教学方法单调、陈旧,教学知识缺少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必要进行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图、绘图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空间想象力;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学;理实一体化
一、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发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地方。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在对整个教学体系的把握上,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点开始,逐步形成对线和面的认识,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便于学生的系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承接性、连贯性和系统性,不至于凌乱无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及记忆,便于灵活运用。此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我们的实习车间参观,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结合实物形成三视图,再利用FLASH制作的课件演示给学生看。通过讲解及演示,使学生明确实物与影像的变化,这样降低了相应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使学生由浅入深、由物到图、从图到物的反复训练,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
二、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式教学是运用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和方法来引导学生清除思维障碍,打开解题思路,克服畏难情绪,轻松投入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如在讲“分析组合体视图的方法”时,不是由老师直接把看图方法提出来,而是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作图举例和语言讲解,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和讨论,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只看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只有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并抓住特征视图进行分析,才能弄清物体的结构形状”。 用这种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既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又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制图的自信心。
2、加强师生双边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能够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体现出来。保证教学质量,需要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的实践经验融入到理论学习中。如在讲授补画视图、补画缺线、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时,让学生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针对性强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去讨论、分析、理解,这样必然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重视课堂板书,规范教师的示范画图。
教师的示范画图是制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教师每画一个图,就给学生一次观摩的机会,教师画的次数越多,学生观摩的次数也越多,教师课堂的示范画图越规范,越有利于规范学生的作图态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巩固制图的理论知识,掌握识图、绘图的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总结出识图、绘图的规律,提高学生识图、画图的能力。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也会使学生的作图更加美观、标准,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4、加强练习,注重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绘图的效率与质量。
为了检验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每次的课后作业,除完成《制图习题集》的要求以外,还要让学生绘制一定量的图纸。如选定几个难度适当的组合体,让学生针对该组合体,根据要求,画出图纸,再由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每张图纸的优缺点,表扬作图规范、要求标准的同学,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基础薄弱、绘图较差的同学,这样,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再如对常用零件的特殊表示方法讲完后,让学生画一张装配图,在装配图上有轴、轴承、齿轮、键的装配关系;又如在实习车间找几个轴类、套类零件,让学生自己动手,测、绘出零件图。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使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大大提高。
三、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可以将视频、音频、动画、图片、图表、实物投影等有机结合,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程度,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如果将多媒体辅助手段应用于制图教学中,与模型、实物和讲解有机的结合,会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上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制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制图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多媒体,将会使教学更先进、更科学、更优化,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生产实践服务。注重课本理论,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原理、作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装配的基本知识等。在加强课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过去的教学只注重了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使模型、实物及应用相结合,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我们结合学生实际与《机械制图》课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同时又能达到教学目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使《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适用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机械类工程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秦坚强.《机械制图》活力教学方法再探[J].新课程学习.2010(01).
[2]车世明,等.《机械制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黄洁,等.《机械制图与CAD》[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