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作 者:刘巧玲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新河镇顾家小学 266700)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接受信息,能为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那如何营造小学语文教学的良好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良好,彼此心理相容,教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有趣,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就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里,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要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
二、微笑面对课堂,微笑面对学生
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回答问题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扮演角色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微笑,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如果教师板着面孔,会让学生产生惧怕感,会感到压抑,学习会紧张,课堂气氛会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发展。
三、游戏能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习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从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促使他们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增进知识。
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例如,我在讲授《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在学生理解内容后,分别请两位学生走上讲台扮演狐狸和乌鸦,并给他们戴上狐狸和乌鸦的头饰,学生们一下子就兴趣盎然,集中注意力去观看。两位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动作,使文本变得生动起来,气氛达到了高潮。接着让其他同学跟着台上的两位同学一起动作,这样既生动又有趣,使学生明白了狐狸和乌鸦的心理特点,在游戏中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授《海上日出》时,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我寻找了一些海上日出的图片,再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制作成课件,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到了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让课堂教学活动变得趣味恒生,调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更加喜欢语文,更喜欢学习。
五、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会使学生洗耳恭听。用生动的语言讲故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导入广阔的语文天地。如果在每一堂课上,教师都能够情真意切、词句华美、妙语如珠,就会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如《春》的导语:“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想到新的生命,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的喜悦,焕发萌动的,蓬勃生机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出来了。有的散步,有的放风筝,有的耕种……好一派春天的新气象……”,学生听到这里,怎能不心潮澎湃、激情飞扬呢?
教师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层浪”,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进行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之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枯燥无味,语调平板,有时还出现方言土语,没有情趣,就不会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投下去的石头更不会产生多大的涟漪。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会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因此,营造小学语文教学良好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其营造方法有许多,这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发现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