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当今,总书记习近平批示,要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精神,反对铺张浪费。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地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后备力量。因此,本文笔者首先了解勤俭节约教育的渊源,其次明确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再次调查了小学生勤俭节约的现状,结合对小学生的了解和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出有效的对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的方法。
一、勤俭节约教育的渊源
勤俭节约思想自古便是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先贤智者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过这个主张。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在《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三国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国古代先哲历来重视勤俭节约的宣传与教育作用。儒家的勤俭节约思想是“俭德避难”;道家的勤俭节约思想是“俭故能广”;法家的勤俭节约思想是“俭不伤事,侈不伤货”;墨家的勤俭节约思想是“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后可得而治”;历史上更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同时也生动地阐明了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财富。清朝的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都告诉我们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讲话精神,以及反对形式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奢靡之风,还有“光盘行动”更是对现代社会中勤俭节约教育的最好的诠释。
二、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的意义
长期以来,对小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勤俭节约思想,养成勤俭节约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影响家庭和社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节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勤劳节俭教育思想被当作治理国家的“良方”。小学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成为社会的蛀虫,所以社会各界多关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勤俭节约的教育,要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节约型社会而努力。因此,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是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重大的事。
三、小学生勤俭节约的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家庭,虽然经济条件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对于勤俭节约的意识却随之而下降。主要表现为以几个方面:
1、对于金钱的挥霍。
很多家庭由于条件优越,常常给孩子相当多的零花钱,而有的家庭为了所谓的“脸面”而超出经济承受能力,进行高标准、高要求消费。在这些消费中只有百分之三十用于生活消费,另外百分之七十用于其他消费,如:自己过生日或者给其他同学过生日,互相送礼品,街上流行什么,就穿什么,手机消费、网络消费等等。在这些消费中,同学间相互攀比,比排场,比档次。造成了经济的严重浪费,增加家长的经济压力。现在的孩子手里有了足够多的钱就知道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这种消费意识会促使他们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养成了孩子贪吃零零食的习,使孩子养成了挥霍浪费的习惯。
2、对于资源的浪费。
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静下来观察,时常会看到孩子将没吃完的米饭或是菜肴倒掉,将吃得到一半的水果丢掉,洗脸的时候头龙头大开着,出去时电灯和电视还开着……类似于上述这些现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举不胜举,而这些行为不仅背离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而且还会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同时,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小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刻不容缓。
3、对学习用品的使用。
有的同学在使用学习上不注意节俭,他们有的把好好的橡皮用小刀切碎,有的把好好的本子撕掉折纸飞机,有的一张纸没有用到一半就不用了,只要不喜欢的文具就重新换掉……学习用品仅是花钱买来的,而且是用很多材料制作出来的。平时不注意节俭,积少成多也会造成浪费。
造成以上几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第一,为了所谓的“脸面”开成攀比心理;第二,勤俭节约意识的淡薄;第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四、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的方法
1、环境因素不容忽视
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决定于学校、家庭、社会,因此,加强勤俭节约教育,就要净化周围的育人环境。首先,学校教育在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育人的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学校积极开展勤俭节约教育,让勤俭成为校园风尚,使广大师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带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都有积极意义。其次,家庭教育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行及教育是影响孩子是否形成勤俭节约行为观念的原因之一。最后,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2、明白铺张浪费的危害
教师列举现在铺张浪费的惊人数据,虽然这些数据孩子们很难理解,但是老师可以用恰当的比喻作浅显的解释,让孩子知道食物是属于我们全社会的财富,即使个人仍然有支配的权利,但也没有随随便便浪费的特权。
3、懂得勤俭节约的好处
一个民族要想富强,就必须具有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收入多数来源于耕地,父母从春忙到秋才赚来血汗钱,而城镇虽不种地也是每天早出晚归辛苦上班得来的辛苦钱。所以我们对各类消费更应保持更应该有节制,有计划地按照自己家里实际的经济善和实际需要来进行消费。我们从小是否做到理性消费,这对民族的传承和国家的振兴都将起着重大的作用。
4、使学生树立勤俭节约重在意识
号召全体学生,遵守“小学生节约”:节约用水,洗手不开太大的水流,不超量使用;适度消费,精打细算,随着关灯、关闭电脑,切断电源;节约粮食,不挑吃,荤素搭配,复学饮食,珍惜纸张,节约文具,充分利用;资源再生,废物利用;爱惜图书,循环利用;按要求给垃圾分类,多利用少浪费,互相监督,生活中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形成勤俭的氛围。此外,学校、家长、社会要以身作则,厉行节约,这样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影响孩子,孩子们便自然形成了勤俭节约的意思。勤俭节约教育便水道渠成了。
5、让学生明确勤俭节约贵在坚持
“勿以俭小而不为,勿以奢小而为之”,只有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才能做一个不贪图享受、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一个优秀的人,真成就大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社会上存在的极度浪费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甚至影响到了未来优秀人才的质量,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所以,小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