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德育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德育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作 者:林 力 (福建省莆田体育运动学校 351100)

摘   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当中,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同样也不例外,体育课堂无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接着就德育教育在中职体育课堂上的渗透策略进行重点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在当前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两方面共同育人。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作为基本出发点,把增强学生的信心、信任和诚信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把言传、身教和养成作为基本途径,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品格养成来展开,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的开展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体育教学多数情况下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只是开展统一示范化的教学,没有充分顾及不同中职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和情感发展需要,严重时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影响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因此,德育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是很多中职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体育课程教学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改善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改善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完善学生性格品质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德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中职体育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忽视,导致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教学中缺乏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由于当前的中职体育教学仍旧是以技能训练为主,其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上,没有将德育教育纳入到具体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当中,课程考核中也没有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这就导致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开展德育教育的驱动力和约束力,不利于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体育教学中忽略了学生性格品质的完善
体育课程的主要特征在于其竞争性、挑战性,加上各项体育运动技能的提高需要经历一个持续锻炼的过程,所以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既要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又不能急于求成、投机取巧。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忽略了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端正参加体育运动态度,如害怕困难、不敢挑战,忍耐力差,不懂得同其他学生的互动交流与合作等,使得中职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不如前。
(三)体育教学中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
由于受到学习、就业、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中职学生在学校中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和心理疾病,加上体育教师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忽视,没有引导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及时排遣和调节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导致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进而影响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化发展。
二、德育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体育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中职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首先实现教师自身教育素质和德育素质的提高,以良好的师德、深厚的理论、专业技能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对学生多进行关心和爱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观念,当与学生产生意见分歧时,懂得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积极的态度影响学生、教育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行做学生的标杆,用自己的魅力感染学生,最终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充分挖掘教育素材,拓宽教育渠道
基于中职体育教育的目标以及体育课程的特点,中职体育教师应当积极从体育教材、体育发展史以及正在发生的体育赛事中发掘德育教育素材,然后结合中职学生的兴趣偏好和身体素质,制定科学的体育教育方案,拓宽中职体育德育教育的渠道和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的价值,增强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中国的体育发展历史上,存在很多感人至深又颇具教育意义的体育事件、体育人物,中职体育教师可以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提高学生热爱体育的精神以及国家荣誉感,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德育素质的协调化发展。
(三)增加体育课堂容量,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中职体育课堂上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课堂容量是重要基础和保障。但在传统的中职体育课堂上,常常因为课堂容量太小,无法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精神面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中职体育教师只有适当增加课堂容量,留给学生更多主动参与、积极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挑战与快乐,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完善学生的性格品质。例如,在田径教学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在学生跑完规定距离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在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迎难而上、勇于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活跃体育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中职体育课堂上,大多数体育教学项目都是集体开展的,这就为学生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团结合作氛围,不失时机的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在平等、民主、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开展体育训练和体育竞技;即使是在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集体性不强的体育项目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利用体育训练的间歇期组织学生做一些体育游戏,避免学生在体育竞技中一味搞个人主义,增强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在体育运动中增强学生的团队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也是现代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直接关系到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中职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德育教育素质,结合体育学科教学的特点和中职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将德育教育贯彻和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化发展,为中职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力.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 .
[2]李君.中职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研究[J].?职教通讯, 2012,(05) .
[3]张艳.中职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目标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0,(01).
[4]陈枫桦,洪彩萍.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视野[J].?中国校外教育, 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