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在新形势下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在新形势下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作 者:刘双伍 (吉林省双辽市服先镇中学 13640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需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德育教育是思想教育的核心。德育在保证教育方向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教育学生,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才能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提高对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因此充实、完善中学德育工作机构,建设一支精明的德育工作队伍,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机构不完善,队伍素质不高,往往影响德育工作的组织、计划、措施的落实,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首先,学校党支部必须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的指挥系统,要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热爱德育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和党员干部,形成一支精干的年富力强的德育工作队伍,党支部还要经常加强这支队伍的教育和培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德育工作环境。
二、要齐抓共管,常抓不懈
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有很多问题需研究和探索,因此学校必须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坚持齐抓共管、常抓不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政教处、学生会、团委等部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力提倡和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建设中学全方位的育人网络,坚持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进行及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旗帜鲜明,灵活多样,抓好德育
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把握时代主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服务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以四有新人为目标。
青年学生的成长,学校是重要的一环。德育教育保证学生的政治方向,要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年,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工作要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建设服务;面向世界,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就要面向世界,学习和借鉴外国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注意学生德育认识能力的增强,注意塑造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面向未来,要把握时代脉搏,注意道德观念的更新,处理好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的关系,适应时代发展。
加强德育教育要堵疏并举,不道德的坚决制止,好的行为大力提倡表扬。德育与一般文化知识教育各有特点,根据实际要求,德育重在渗透,应与各学科配合好。形成多样,强化教育机制,优化教育环境,发挥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的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采用各种途径把德育工作搞好,保证现代教育的正确方向。
四、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保证学生又红又专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市场经济的急功近利使广大学生重文化轻道德,偏离了又红又专的方针,德育要始终贯穿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德育、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在增强为人民服务本领的同时,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德才兼备,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 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科学文化水平。德育保证人才的正确方向,应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四有”人才为目标,始终如一地抓好。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为主义理论,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学校的优势,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成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