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作 者:李学文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扁都九年制学校    747502)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了2l世纪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和社会对这一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如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完成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是目前各大学校所面临的又一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 新课改 信息技术 教学工作 完善对策

  完善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几点措施
        第一、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关于教育观念。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由教师通过教授、板书以及一定的教学媒体辅助,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或者直接灌输给学生,完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综合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这样的一种教学结构下,教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则成了一群简单的接受外部刺激的灌输对象,而各种媒体就是帮助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教材是灌输的主要内容。很显然,这跟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完全背道而驰,新课改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且合作交互的,同时要求打破过去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谈话学科间的界限,加强学科的整合。因而,在新课改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信息技术跟其他学科如英语、物理、美术以及音乐等等的结合,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以及素养的提高。其次,关于教师综合素质。教师知道什么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表达其所知,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升教师的素养与技能一直都是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有效组成部分。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信息技术教师素养和技能的提升是以其专业知识的相对成熟完善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知识频繁更新,据了解,人类所拥有的知识以每年20%的比例被淘汰,所以,对于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教师而言,要想做好这一教学工作,首先就必须及时的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讯息,同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将其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的学习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其他学科知识方面。教师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特别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因此,教师在传授新的信息知识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科学结合文史知识、音乐知识以及美术知识等等,加强跟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并多方涉猎,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疆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第二、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小组合作与个体辅导。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只有通过足够的动手实践,才能对课本的理论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因而,上课也主要是在机房。不可否认,上机实践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环节,但笔者发现,当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同学来说,因为对计算机了解的陌生,导致很多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询问老师,如此一来,不但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降低了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小组的形式来解决,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合理分组,并选一名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由他们来辅导其他同学,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对于那些基础特别薄弱的同学,教师应给予个体辅导,努力缩小学生间操作水平的差距,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第三、 鼓励学生勤动手,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如果学生只是掌握了理论知识,却没有相关的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动手实践和操作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途径。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积极提倡学生敢动手,勤动手,让学生明白,不管是最基本的指法,还是各种软件的应用,只要不断练习,就一定能够提升其速度和质量,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增强学习自信心,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推动学生更好的学习,强化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教学顺利进行。
  第四、 注重教学评价,加快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是构成教学评价的两大主体,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还可以给学生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寻求自身不足,借鉴他人经验,及时更正。传统的评价方法过于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通常只采取考试成绩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很显然,这种考核方法的弊端不言而喻,它在无形中就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学习,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其考核结果对教学效果的改善没有多大价值。尤其是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更不能简单以考试结果来加以评价,而应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评价,以往都是由任课教师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应该要让学生自己也参与到教学的评价中来,可以采取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同学之间互评的形式来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借此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提高,圆满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路漫漫且任重道远,作为中学信息技术老师,要更深入的去探究这门课程,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加强教研教改,理解新课改内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新课堂,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关于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 郝艳华《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1年9期.
[2] 新课改环境下对信息技术教学示范的几点思考 杜志刚《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1年4期.
[3] 新课改形势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董海港《新课程(中学版)》 -2011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