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刍议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幸福指数

刍议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幸福指数

作 者:王永刚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摘   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对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组织承诺、工作投入、工作满意程度等影响着教师教学质量。在教育工作者幸福指数中,不同编制、不同职称、不同职务的人员工作态度各不相同。在高校管理体制下,晋升发展、工作条件、组织氛围影响教育工作者态度,其中晋升发展对管理人员影响最大。高校管理者应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改善,为教育管理工作者营造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本文主要以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出发点,对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的基本途径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者幸福指数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幸福指数

高校管理工作者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幸福指数是衡量教育工作者对自身发展状况和自身生存的满意度指标,是对人际关系和谐和自身发展评价的指标。目前,被社会满意的学校教育,是学生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时首要考虑幸福指数较高的学校,这种学校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同时,拥有较高的幸福指数的学校,教师幸福指数也较高,学生幸福指数也会随着学校和教师幸福指数的增加而数值越大。
一、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想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便应该注重素质教育的推进,也要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更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最重要的是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而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从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关心善待教师三个方面着手。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幸福指数,
(一)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加强师范教育,对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进行培养,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创建优秀队伍结构,有效整体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使教师成为人才培养者、文明传承者、学生优秀导师,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从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成长。在提高教育工作者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身心健康情况和认知特点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发展时代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时有兴趣、有方向、有动力。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队伍建设首位,加强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理想,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职业者终身事业,自觉担负教书育人神圣职业。以较好的师德师风去感化、熏陶学生。
(三)关心善待教育工作者
要从教师基本利益出发,传承尊师重教光荣传统,关心教师工作、生活和发展,解决好教师生活待遇、职称等现实问题。尤其特别的是我国偏远山区的学校教师,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宣传教育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良好传统传承下去,让教师成为学生最敬仰的人,教师职业成为我国崇高职业。
二、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的基本途径
(一)建立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机制在规章制度和文化建设上体现,有了规章制度才会有行为准则,有了行为准则就会有办事规则,有了规则就会有秩序。学校是教育机构,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者幸福指数,就要注意文化建设以及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不可忽视,制度建设也不可或缺。纵观成功、先进的教育观念,存在一些方面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因此,加强教师幸福指数是势不可挡的事情。在加强制度建设时,对人文关怀也进行加强,能够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如果不实行人性化制度,会大大降低教师幸福指数,会束缚教师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所以,建立管理机制时要注重对人性化和制度化的结合。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吸取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探索出符合现代化建设对人素质要求,又符合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的客观教育,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念。因此,促进教育行业科学发展观,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以提高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幸福指数。
(三)建立良好的激励评价体系
建立激励评价体系不仅能够促进教育的改革,还能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同时,还能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累积经验。对教师评价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发展性教师评价,二是奖惩性教师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它是一种形式评价,不会进行奖罚,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发展目的。对建立良好激励评价体系,需建立多元主体评价机制和阶段性评价机制两大方面构成。
三、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者幸福指数策略
(一)提升教育管理人员积极情感
营造较好文化氛围,尊重管理人员建议,提升管理工作者积极情感。增强员工做主意识,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受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学校管理相关部门应对基层联系和信息反馈的制度建立,及时了解教育管理人员诉求与困惑并给予回应。还应该建立绩效指标,形成客观评价体系,让教育管理工作者体会公平性原则,提升教师积极情感。教育工作者具有自我实现的愿望,除获得物质报酬外,教育工作者体现在对事业的追求上,希望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可。
(二)改善教师福利待遇
高校应该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薪酬待遇,薪酬待遇会影响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而生活满意度又对幸福指数有影响,因此,改善教师福利待遇能够有效增加教师幸福指数。薪酬待遇不仅仅只是工资,其中还包括五险一金、进修深造、带薪休假等。此外,还应关注教育管理工作者对生活的满意情况,可以增加进修培训机会,提升福利待遇,关心和解决子女上学问题。
(三)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学校在一方面要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通过团委、工会等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还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沟通技巧培训,使教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充满自信。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和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等人群进行协调统筹,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落实。他们的主要成就时各自工作完成量,与学校与老师高度评价。因此,构建和谐人气氛围对他们积极情感的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四)拓宽教育管理工作者发展空间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中有60%拥有硕士学位。经过多年学习,他们具有研究能力和专业背景,对未来发展要求会更高。因此,高校应该对教育队伍建设列入到学校师资总规划中。学校应该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培训、学习、晋升等方案,依据管理工作要求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计划。与此同时。有许多教育工作者由于原来所学专业与从事的行业不符,所以,对教师加强业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情境中有许多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因素。事业的幸福感,与每一位教育者紧密相关,提升教育工作者幸福指数,打造最幸福的教育团队,是每个学校以及教师最乐于求成的事。其中包括教师的家庭成员健康情况、成员感情情况、社会经济地位等都有关,教师幸福指数是受校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总而言之加强高校教育工作者幸福指数,就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增加福利待遇等多种手段来实行。
参考文献
[1]邢占军.西方哲学史上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要幸福感研究[J].理论探讨,2012(01).
[2]陈焕章.从学乐到乐学——谈愉快教育的层次[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2).
[3]李文东,时勘,何丹,庄锦英,梁建春,徐建平.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和工作投入对工作技能评价结果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2,(01):146-155.
[4]邹循豪.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状态关系[D].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02).
[5]罗颂平.“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应做好几个结合[ 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201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