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 者:牛剑锋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高密 261500)


摘  要:深入而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一个历史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合创新,努力打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大学生思想正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丰富到任何一事、一物、一人、一理都可以在其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新时期公民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如何的重要。
那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正是本要探讨的问题。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是历史的必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体系,它不仅在国家层面上规定了公民应该具备的价值目标,也在社会层面上规定了公民应该具有的价值取向,同时还在个人层面上规定了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价值准则。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的,健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存在着消极的、不健康的思想,并且已经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追求多元化。金钱至上、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极端的民族主义等等腐朽思想日益腐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极端的个人主义,使得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将追求个人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作为人生奋斗的最终目标。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决定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重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价值观多元化,是当前的国际大环境的具体表现。通讯方式的便利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内容也更加广泛。与此同时,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大学生正处在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适时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就会迷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三个层面的规定,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此相融合,方能收到实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构建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大环境。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社会才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当前中国的大环境是好的。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选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工程得以实现完成的现实保障。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应有之义。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主渠道,肩负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这就决定了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去,引导学生理论接收、思想内化,实现价值反思和重构,从而外化为行动。
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与时俱进,做贴近时代主流的教育,紧跟党和国家形势的教育,作契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做内容新,方法当的教育。
(三)积极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
舆论环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的到来时的信息传播途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营造积极的、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家庭舆论环境和学校舆论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引导,产生思想上的互动,实现理论灌输到实践体验的过渡,从课堂空间拓展到生活空间,从短时影响到长期影响。这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晕轮环境的题中之意。
(四)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努力构建积极和谐、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努力开展积极向上,全面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让学生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下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下健康成长成才。
(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实践活动中
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认识真实自我的有效途径。高校应积极支持与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学习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品质和实践要求,思想得到升华,意志得到锻炼,从而使他们逐渐形成致力于发展、创新、追求和谐、崇尚公平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时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性与重要性,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确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席锁柱.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A].立德树人[C].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景林.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集宁师专学报,2010,(1).
[3] 王汉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 徐成芳,赵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4
[5] 汤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
[6] 万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融入[J].现代企业教育,2014.4

作者简介:牛剑锋,男,1984年8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教学管理科副科长,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