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面对新的教材,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这就要求我们彻底转变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把时间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执行的并不尽如人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严重影响着我们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本文就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问题
新课程的实施给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变革,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改变,也将给我们教师的教学生活带来变化。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内容方方面面,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既有许多深奥难懂的地理基本原理,又有许多看起来繁杂冗长的地理事象描述。因此,许多学生在刚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高中地理知识比较零散、纷乱,甚至有点无章可循,这就为我们的教学设置了障碍,因此如果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是当期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地理教学特点
高中地理则分为两大块: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以人地间的关系为主线,介绍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规律,人地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
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深度更大,广度更宽,梯度更强。例如,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掌握其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而高中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气候表格或降水柱状图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是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形成、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
在高中地理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发现一般性的地理规律,同时介绍大量的相关资料,延伸地理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从特殊地理现象到一般地理规律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各种方法训练学生多角度多视野观察和分析问题,得到正确的结论。
从教学方法看,高中阶段侧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更高层次思维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 需要学生靠自己的头脑去自主思考解决以前没有遇到的很多问题。
二、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课本存在的问题
(1)新课本容量大、内容多。
(2)课本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3)新课本的结构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
2.学生遇到的困难
(1)高一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
(2)通过阅读、活动探究和建构起来的知识零碎,不适应注重系统知识考查的考试。
(3)课本中不要求知识,在作业本上还有有关题目。
3.教师面临的困惑
(1)内容太多,课时不够。
(2)新课本中大量的活动内容如何取舍。
(3)活动与课时的矛盾、过程与结果的矛盾。
(4)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三、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改进措施
1.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2.加强自身素质提升,形成教学特色
(1)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主要是指对地理学科不断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更新。拓宽视野,这里主要是指拓宽知识方面的视野,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2)更新理念,聚集资源。不断学习,真正吃透新课程标准、新课本所蕴含的新的教育理念。要努力搜集课程资源了解课程改革的各种信息,并加以整理、吸收,逐步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
(3)更新方法,磨炼技能。突破原有教育教学框框,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模式。
要在原有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掌握和利用各种新的教学技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在吸引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注意发挥图像作用,注意教给学生读图技巧,启发学生如何挖掘图中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凹岸和凸岸的学习中,通过学生对地图中图例的解读,了解不同岸的水流速度,得出结论。又如,三幅不同时期河谷发育的图像,了解它们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4.做好课后辅导
现在的高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偶尔进行小测试,并认真批改、讲评试卷。
四、结束语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进展过程中,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莉萍.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能力和效果的有效途径[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
[2]高春兰.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如何提高课堂导入技能[J].生命世界.2010(03)
[3]赵振华.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技能[J].新课程(中学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