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校学籍制度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高校学籍制度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作 者:钟永本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山东 潍坊 261500)

摘   要:学籍制度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内容之一,其不仅关系着学校内部事务管理工作模式,也对大学生未来专业学习起到了良好的调控作用。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高校学籍制度实施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则会影响到大学生专业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本文回顾了大学生学籍制度实施现状,在总结学籍制度缺陷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学籍制度改革的综合对策。
关键词:学籍制度;现状;问题;改革对策

学籍制度是高校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搞好学籍事务对学生校内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帮助学校正确收录大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情况。一直以来,高校均注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对学生学籍工作缺少足够的认知,大大降低了整个学籍制度的执行范围。因此,为了改变学籍制度落后的局面,必须要对高校学籍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处理学籍制度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学籍的重要性
学籍是大学生校园活动管理的必备资料,也是记录大学生接受正式教育历程的历史性档案,通过学籍整编与调配处理,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教育环境,享受到学校提供的一切教学资源。对于大学生而言,学籍就是自己的“名片”,一切入学资料都可在学籍中体现出来,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籍的重要性。通过学籍档案编制,可以随时收录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对其专业课程教学成果也是一种客观表现。此外,学校可根据学生学籍资料,适当地调整专业教学模式。未来,我国高等院校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当遵守宪法、法规、校规校纪,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二、高校学籍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严治校,优化办学环境,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高校长期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籍制度实施情况缺少关注,导致学籍制度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1、观念问题。高校是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高校重点建设是培养多元化人才,这种发展理念约束了学籍制度影响力发挥。由于对学籍工作缺乏先进的思想认知,高校对学籍工作一直处于“冷落”状态,思想上不关注学籍制度问题。学校管理理念出现偏差,实际学籍事务工作也会受到影响,限制了学籍制度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2、编制问题。对于学籍编制制度,高校一直处于保守状态,长时间延用早期的学籍工作体制,对学籍工作模式存在的未能及时发现。比如,在学生入学登记、转系转学等方面,高校缺少明确的管理政策,学生所处学籍资料页难以及时更新调整。学籍制度编制存在漏洞,必然会误导后期制度实施操作流程,给大学生校内活动管理带来不便。
3、执行问题。针对编制好的学籍制度,高校在执行环节依旧存在不足,尤其在执行力水平上处于落后状态,阻碍了高校学籍工作的办事流程。一般情况下,高校对学生学籍资料收录与整编的调控力度有限,对资料学习成绩、专业选择、系院调整等关注度不高,学生在校学习动态未能及时掌握,这些都是学籍制度执行缺失的表现。
三、新时期学籍制度改革的综合对策
学习制度是高校实施学生管理的必备措施,重视学籍制度优化调整时促进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结合现有的学籍工作模式,高校需对学生以正面引导为主,警惕并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政治渗透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袭,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笔者认为,新时期学籍制度改革内容包括:
1、入学注册。普通高等学校按照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新生入学后,学校应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进行复查。经过注册后复查合格,即取得学籍。入学注册是学籍工作的基本环节,入学之后便要制定办理手续,从而提高学籍制度的执行水平。
 2、成绩评定。做好成绩评定工作,可以客观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为学籍整编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分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生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学完某门课程,成绩及格,即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结合成绩评定方案,可以帮助教师改进专业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3、升级调整。高校建设要依赖于专业考评工作,依据学习情况进行升级、降级处理。学生学完本学年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核成绩及格,准予升级;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如本人申请跳级,进行考核后,经学校批准,允许跳级;一学期或连续两学期累计有三门课程或两门主要课程不及格者,应予留、降级。
4、转系转学。由于特殊原因,学生会向学校提出转学申请,这时管理人员要综合考察学生情况。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系(专业)或不转学则无法继续学习者。根据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必要时学校可以适当调整部分学生的专业、系。
5、休学停学。休学、停学是大学生学习变动的突发情况,需要经过学校详细地审核与考察,才能做出相对应的学籍调动策略。例如,因病经指定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根据考勤,一学期请假、缺课超过该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者;因某种特殊原因,本人申请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者。
学籍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为校内事务处理提供了多种资料依据,维持了校园教学活动有序开展。针对传统学习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高校要结合具体教学情况作出调整,改变早期落后的学籍工作模式,全面提高学校学籍工作体制的执行水平,为学生管理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杨光琼,赵晓霞.优化管理系统推进高校学籍管理建设[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1)
[2]范丽萍,李元君.关于高校学籍管理制度设计理念问题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0(11)
[3]张红,方惠圻.浅议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改革[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4]梅琼,王配军.浅谈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