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效性,这里我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石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精心的备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基石。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备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我们只有在备课的时候认真对待它,才能在上课时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备课文。教师备课文的时候,应该使关注点集中于整篇文章文意的疏通,要对全篇文章的思想情感能大致掌握。比如,在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中,我们应该要读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除此之外,还要留意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文常识性知识。同样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还应该要读出作者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和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所以,备好课是非常重要的。
3.备整册教材。从整册教材或者整单元着手,新教材的知识体系特别清晰,每个单元一个主题,我们应该抓住这个特点来备课。
4.备学生。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我班的学生抓重点句子理解的能力差,因此我在这方面会特意做好引导的准备。
二、注重精讲和精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决定因素。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我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精讲和精练。
精讲表现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课堂开始,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资源,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给予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机会。教师在其中只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充分放手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去探索。(3)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情况。在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重、难点适时疏导。
精练表现在:(1)教师对作业量必定会精心编制和挑选,增强了针对性。为了面向全体,考虑到了不同层次学生对作业量和难易度不同的需求,更好的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使不同学生在作业练习中都得到了更有效地发展。(2)要做到作业在课内完成,这样纠正了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做法,做到讲练结合。知识及时得到强化,错误及时得到订正,问题及时得到解答,更有利于学生的及时理解、掌握和巩固。(3)作业在课内完成,下课后教师就能及时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中随时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形象直观的事物。这决定了小学生在学习时,对于一些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情感难以把握。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中心,要改变以往的以语言描述、阅读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要让静止的文本活起来、动起来,以鲜明的图像与优美的音乐来激起学生的想象,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故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动听的音乐、优美的图片、得体的语言来为学生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在教学《春光染绿了我们双脚》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加深对文章的体验和感受,体会到绿色植物带给我们的好处,我在第一课时的导语中就放起了背景音乐。当舒缓的旋律响起来的时候,我对学生说:“春天来了,我们的眼中也变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起来,有姹紫嫣红,有花红柳绿,有春意盎然……春天带给我们明媚的阳光,也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无不变得兴趣勃发。尤其是我让学生通过耳朵去聆听春天的声音,去听小鸟的叫声,去听风儿的吹拂声,更加深了学生对于春天的渴望和对春的印象。最后,当我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时候,学生竟然很快就能够全文背诵下来,通过音乐的启迪,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接合实际,巧用教法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推行多年,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在不断改变,但有一部分教师的改变力度不大。课堂依然存在着以“教师主宰课堂”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重要目的,以剖析讲解为重要形式,采用灌输式,课程改革流于形式。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施展,只是被动的听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一部分学生还有厌学的心理。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面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教师要彻底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眼花纷乱的教法改革成果中,有选择地引进和接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小学语文教师多数较为朴素。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他们了解、熟悉教材、学生。在选择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必定要从自身特色动身,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一切从实际,从学的实质,从学的精力上动身,把着眼点放在教法的实效性和学法的领导上来。朴素的农村教师接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朴素的方法结出扎实的硕果。
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用发展眼光看学生
学生在发展成长中身心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也是有一定顺序的,老师要根据学生智能发展水平和小学语文能力本身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确定语文能力训练序列。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能力基础,制订比较可行的学习计划,在作业难易程度、课外阅读训练、知识拓展范围等方面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化选择,避免教学中的千篇一律。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性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确立“进步就是效果”的理念,确保每一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础技能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随之水涨船高。但要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我们广大教师只有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