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时代意义是复兴中华民族;中国梦新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和问题实质,都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中;中国梦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方向和时代方向的产物。
关键词:中国梦;哲学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总是从建构的角度为哲学定义,马克思主义具备这些功能。恩格斯曾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十八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1] 以此从逻辑内涵上分析,哲学是建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高度之上的一种意识形态。
每一时代的哲学,首先是该时代问题的集中概述,这是由历史观所决定的。而在哲学的范畴中,一切的历史观首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对此,马克思认为“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2]
哲学,第一要素是如何考察历史的形成范畴,它的形成条件是历史在实践中的产物,中国梦的哲学精神正是源于这种道理,是马克思主义新理论条件的形成过程。哲学,第一原理是确定精神价值的基本符号,它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道理,源于一种民族的精神。中国梦的哲学前提正是建筑在这种理念中从而建构出具有马克思主义品质的思想理论体系。
一、中国梦的哲学意义
从意识形态上讲,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时代意义是复兴中华民族。但是,每一种理论体系的形成,必然有其哲学性质,即其哲学意义。
中国梦首先是一种新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必然的理论要素,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必然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但是,中国梦首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理论原理,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的逻辑性和原理性,它的要点在“二个一百年。”这“二个一百年”,一个是建党百年,一个是建国百年。建党百年和建国百年的辩证统一,才形成中国梦的历史实质和哲学内涵。
从哲学角度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时代的结论,他为每一个时代形成理论上的结果,也为每一个国家形成理论上的结果。而一切的理论来源,第一要素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产生哲学条件的基本前提,更是哲学形成理论实质的根源。
理论的要素是什么?毫无疑问,它包含哲学,是哲学逻辑的必然反应。当理论要素在某种思想刻度上形成哲学要素时,这种理论已经具备了实践性、思想性、逻辑性、辩证性四种条件,否则,理论就会缺失哲学要素。
“二个一百年”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从某种形式上讲,只有坚持“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才能为理想探路,使理想从实践中找到产生哲学条件的坐标。
每一种哲学,它必然是一种历史性前提的产生,中国梦哲学精神的核心,是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轴心,实现条件就是“二个一百年”的奋斗过程。马克思曾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3]由此得出结论,我们的一切哲学条件,第一要素依然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如何改变,如果没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不会产生哲学条件的。哲学源于自由精神的社会实践,哲学更是建构民主与正义的社会基石。
中国梦的哲学精神阐明,其永远是中华民族不断社会实践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永无止境,正是这种追求的哲学境界,正是这种理论的承接,中国梦理论体系才不会产生历史终结,它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理想要素,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促进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更主要的是,中国梦的实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它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中国梦新思想哲学范畴
历史是社会的范畴,每一种社会体系的形成必然是历史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了中国梦新思想体系的时代内涵,无论从那种形式和逻辑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梦新思想体系的历史前提,因为中国梦新思想体系的基本原理和问题实质,都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中。
从历史渊源上讲,中国梦的历史逻辑和思想内涵,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用于解决当前中国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各类社会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一切问题的存在,社会矛盾是其问题的具体反应。社会形式的存在,肯定要积聚一定程度的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是一切哲学条件的基本命题和公式。当前,我们存在的最基本的社会问题就是贫富悬殊问题、房价不断上涨问题、社会在某些领域难以公平正义问题、腐败问题……所有社会矛盾的产生,不是短时间造成的结果,有其必然的社会背景所造成的社会因素。
对于这些问题,有一个解决方案就能把类似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那就是有效解决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富悬殊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腐败问题、房价问题等其它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
解决问题是发展的根本环节。而一切的社会矛盾,就是存在于各种环节之中。我们解决问题,就应从环节问题上找根源。当前,加大反腐力度的举措,就是从环节问题上给市场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最佳方式,因为我们执政的根本目的是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尤其是关于改革红利的分享问题,中央更是从惠民角度拿出利民和保障民生的举措,用于惠及民生,发展经济。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三、中国梦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方向和时代方向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道路孕育和形成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产生于对社会主义雏形的探索之中。马克思曾说:“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一语中得,哲学从来不会给各个历史时代提供公式,哲学只是时代的产物,只为这个可供哲学产生条件的时代服务。
社会主义的哲学总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构建,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构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中构建,它首先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思维,然后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5]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时代是哲学的实践,哲学只有立足时代,从时代的发展中把握历史脉络,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找出时代的答案。中国梦正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道路中,形成其理论的要素和哲学的要义。因为中国梦从本质条件上讲,它首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根本的历史方向和时代方向。这是最根本的条件,脱离了这一切合时代的实际,其就是偏离了历史的轨道,起码是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轨道,更是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质的规定的要求。
然后,中国梦是建立在弘扬中国精神这一历史高度上的哲学条件。只有从中国精神这一历史高度探索我们的时代方向,才能为改革注入活力。如果离开了民族性这一根本,就脱离了基本国情。
当然,中国梦的实现形式还在于凝聚中国力量。这是核心问题。实现中国梦,不可能指望外国力量来实现,中国的理想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解决,只有用中国人的创造才能赢得中国梦的辉煌,形成中国红的壮丽画卷,这早已是历史的结论。实现中国梦,核心问题在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只有不断为人民造福,让人民幸福,社会才能处于和谐状态。而如何让人民幸福,关键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赢得未来、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招。
历史已经有了结论,无论什么主义,都无法改变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命运,只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才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中国的命运,从而使中华民族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实现中国梦,走向伟大复兴,为中国打开一幅通向未来美好新生活的美丽画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48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4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33页。
个人简介:王开贵,男,籍贯四川荣县,政治与行政管理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