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究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作 者:崔玉芳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三中学 8336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我校如火如荼进行的新一轮教学改革大环境下,根据“以生为本”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模式,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在一起学习、讨论、探究,共同完成每节课的内容或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在小组中以优带差,每节课根据内容需要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是加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
一、学习小组的建立
学习小组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带动作用,让学习小组成为推动课堂高效的“动车组”,小组就不能随机几个人凑合在一起就可以了。学生们的学习活动能力有强有弱,性格上有内有外,家庭环境和心理性格等方面对学习活动能力也有影响。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依据本班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和动手能力、性别比例、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学生自己的意愿等情况,依托生本小组构建模式来进行分组:选定一位优等生为正组长,一位中上游学生为副组长,每组另有中等生和相对的后进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里面合作、组与组之间良性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二、团队意识的培养
学习小组建立起来后,首先就要扭转学生们原来各自为战的学习方法,转换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我找到《动物世界》中的一段强肉弱食的节目来播放:展现在学生们眼前的是非洲的大草原上,三只身型非常瘦弱的小狗与一只非常高大的斑马进行的一场生死搏斗。一只小狗死死咬住斑马的尾巴,另一只咬住斑马的耳朵,第三只则咬住斑马的一条腿,任凭斑马如何动作,它们一点也不松口,直至斑马倒地。学生们都非常震惊于三条小狗竟能干掉一匹大斑马,我适时地让学生总结现象,他们畅所欲言,点出了秘诀:团结合作,明确分工。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1、课前预习的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预习提纲在每节课的课后布置,目的是让学习小组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由小组长把任务分配给组里的成员,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个别任务,然后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个别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小组的成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方式有网上查找、走访调查及问卷调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
2、课内的小组合作学习
(1)创设学习情境
课内讨论、交流和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指在课内通过小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我会根据本节学习的内容,创设好学习的情境,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生物的进化》这一节内容时,针对书本中的知识点设计出问题(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点、难点等):①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②说出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③谈谈动物园里猴子的行为特性与人类的异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动,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清晰地知道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掌握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模拟自然选择的过程。
(2)明确学习任务,促进合作、交流与探究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给学习小组。我们要向学生说明本节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学生明确了目标任务,他们的热情就会高涨,围绕着问题互相提问,争相讨论和交流,会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无所事事、无处下手的现象发生,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3)以优带差,各尽所能,体会集体荣誉感
小组合作并不是纯粹的合作,是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合作,可以使后进生得到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激发学习的兴趣。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层次各不相同,分工也不相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我为小组作贡献,小组以我为荣”的意识。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稍差的、语言表达能力稍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我们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3、良好的评价激励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
结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目标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我们应当把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起来,把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起来,我设计了独山子第三中学生物科课堂教学小组学习活动评价表:
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三中学生物科课堂教学小组学习活动评价表
结束语: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共同进步;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