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快速作文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快速作文

作 者:肖华俊 (贵州省纳雍县第一中学 55330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语文新课标的深入贯彻,以及高考作文比重的加大,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显重要,但目前的作文教学恰恰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大薄弱环节,许多语文教师费九牛二虎之力,作文教学的效果仍不是很理想。甚至不少学生对作文更是谈“文”色变,哪里去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的学生习作呢?因此,改进作文教学,提高作文质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了。本人进入语文教学领域的时间尚短,对作文教学的体会也不深。在此只是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描写熟悉生活,感悟生活细节
我个人认为学生进入高中后,一定要强化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让他们明确记叙文文体特征,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捕捉作文素材,写真事,抒真情。可是让我们感到无奈的是我们接手的学生在初中就有了作文的思维定势,比如写《我的老师》,为赞美老师对自己的关怀让自己感动,学生写出来的事,几乎都是“雨中的一把伞”“病中的一片药”“失败后的一番话”“请假后的一堂课”“暗夜里的一盏灯”。要想打破这种思维的定势,既要转变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又要转变学生的写作观念。
教师在作文训练时,首先考虑的应是作文题与学生的生活有效对接,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容易书写真情实感。老舍有一个重要的文学主张:“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特级教师王大绩老师曾说过“高考作文也必须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哪怕只是一枝一叶,也需要鲜活的绿色,只有成长在自己熟悉生活的一盆土中。”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盆土”,也就长不出完全相同的枝叶,当学生的作文切入他所熟悉的生活,才能写出自己的独一无二,才不至于人云亦云,失去本真。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好的记叙文取材应该着眼于“小”,构思着眼于“精”,立意着眼于“新”,主题着眼于“深”,也就是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细节,捕捉细微处的感动,然后精雕细琢,想别人所未想,进而说别人所未说。
二、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不足面 
1.改变原有固定的两节课型和教学模式。把课型增加为多课型和单课型,多课型可以集传授、写作、批改、讲评于一体,一气呵成。两课型可以写大作文,单课型可以做片段训练。改变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并互相交流、充分尊重个体、鼓励有创新的观点和见解。
2.设计形式多样的题目,改变过去教师临时出题、随意出题的弊病,出的题目要让学生有兴趣,有东西可写。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定个范围自由命题,打破以往教师统一命题的单一格局。
3.在传授写作技巧,特别是四大体裁的写作时,在兼顾课文每个单元作文训练目标要求的同时,可以按四大体裁的写作特点进行阶段性的强化的训练,走出目前话题作文中只注重话题,不注重文体四不像作文的误区。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大作文的训练量,方式可灵活。如每周写周记、生活体验片段感受;大作文可三周两次;班上办期刊,让学生投稿,在单元考试中加入写大作文;开展年段、班级作文竞赛,学校的征文比赛等,通过量来促进质的变化。
三、肯定学生作文中的巧妙构思 
学生思维活跃,视角独特,作文时经常会有巧妙构思出现。虽然有的作文整体水平不高,但在作文构思上却也有值得肯定之处。好的构思能给作文增色不少。所谓构思是指在动笔写作前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来是说文章构思就是对映在头脑中的材料作进一步的扩充、延伸、分解、组装,使之有序化最优化。 
如有学生在写《我的妈妈》时,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妈妈5年来为这个家日夜操劳的变化写了出来。他这样写5年前的妈妈:“那时妈妈在一家公司做文员,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1.63米的个头,圆圆的脸蛋、披肩长发,化个淡妆,人十分精神。”5年后的妈妈则变成:“瘦弱的身躯,瘦削的脸成天露出疲惫的神情,人整天忙个不停,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时钟。”我们先不说这个作文整体水平高不高,单看作者的构思是成功的。因为这更能反映出妈妈5年来为这个家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另外一个学生则写了一个很陈旧的故事:假期自己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皮包,包里有现钞和各类银行卡和身份证,最后交给到了派出所。如果文章只写下这个过程,无非就是记叙了一件好人好事而已。但作者却写了家人对是否交皮包给派出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捡到东西要交给派出所,一种是自己要了,反正交上去也是白交了!这样两种思想斗争的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我在讲评时特意突出了这两个同学文章巧妙构思的好处,强调一篇作文是否成功,构思是否巧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四、提升学生作文思路的完整性
作文必须有一个中心主题,写作过程中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由于现实高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语文教师追求学生写作的字数。在学生在写作中一味要求字数和华丽的辞藻,却忽略了这些语句对主题是否有呼应。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做到规范,力求准确不跑题,开好头结好尾,立意新颖,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不写错别字。对作文的各种类型、文体等做专项训练,点式突破,不在于多而贵在于精,培养自己的写作强项。这样坚持下去,写作能力在实践中就会不断提高。
五、写作技巧目标具体化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毫无起伏的文章是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的。写作要讲究技巧,讲究方法,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才能把文章装扮得花枝招展,引人注目。然而我们的学生往往不懂得使用技巧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做具体的引导工作。
我仍然喜欢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分析到写作技巧,就要求学生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创作。例如,学习《剃光头发微》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就要求学生使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说明一个道理;学习《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的比喻论证就要求学生当堂用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做人不应轻言放弃”这一道理;学习《种树郭橐驼传》,文中第二段介绍郭的种树本领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技巧,就要求学生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描绘自己看过的最感人的一部电影的最感人的一个情节。
总之,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很强的语言活动。这种活动必将长期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创设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坚持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让学生开放心态,张扬个性,放飞心灵,自由写作,他们就会笔下生风,写出富有创意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