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园文化建设构思模式初探
作 者:唐静云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小学 425100)
大
中
小
摘 要:创建校园文化,既要体现学校发展愿景,又要考虑教师的发展需要,还要适应学生的成长特点,这些都必须借助一定的文字内容表达出来。零陵区杨梓塘小学文化长廊应用了“主题-模块-表达页面”的三级构思模式,曾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了解这一构思模式,有助于形成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清晰思路。 关键词:校园文化;表达页面;构思模式
一、引言
2014年4月,学校何会英校长决定重建校园文化长廊。此前的文化长廊创建于2009年,曾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其文字内容是由杨军老师主持设计的,体现了学校文化底蕴和陈雪梅校长在任时的办学追求。笔者认为,校园文化的形成有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校园文化长廊虽然只是文化的形象化,但也有继承性和连续性。因此,发掘“2009版长廊”的创建经验,对创建新的校园文化长廊很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二、主题、模块与表达页面
教师工作是专业性的,这个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地方就是必须充满对孩子的爱。专业源于爱心,没有教师对孩子的无私的关爱,学校将无以立足,更就造就不出卓越的学校。同时,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位的,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2009版文化长廊将主题确定为“关爱无处不在”,设计若干体现主题思想的模块。模块就是体现主题思想的文字与图片系统,每个操作模块通过若干表达页面呈现出来。
考虑到表达页面之间的联系,创建团队注意到了表达页面用词与句式等方面的统一。在每个表达页面设计三个关键词,作为页面内容核心的标志,其下的文字叙述与图片展示围绕关键词展开,以儿歌为主,体现小学生生动活泼的性格特征,并且易于学生记忆和运用。有不方便编排成儿歌的表达页面文字,就力求做到每句字数一样多,使表达页面内容显得端庄严谨。同时,将每个表达页面背景色都设计为淡淡的天蓝色,喻为师生广阔的活动空间。每个表达页面之间有间隔,配以跟文字内容相关的图像。这样,通过“主题-模块-表达页面”三级构思模式,把校园文化物化为活泼与严肃、文字与物象和谐共存的形象工程。
三、呈现学校理念的模块
学校理念是学校的精神存在形式,它在学校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反映学校的现实特征,并体现学校的未来需求。那么,如何围绕学校理念建构表达页面呢?一切事物都有它特定的存在形态,怎样来描述学校形态呢?2009版长廊主要从两个维度考虑问题。一个维度是根据学校历史与现实,建构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表达页面。另一个维度就是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建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办学思路等四个表达页面。通过“4+4”共8个表达页面,将文化底蕴、办学追求比较完整的表达出来了。
四、引导师生行为的模块
学校的工作必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然而,任何学校功能,必须通过师生具体行为,借助行动的力量才能得以实现。学校怎样引导师生行为?2009版长廊从学生成长的维度考虑,基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设计了“学会锻炼”、“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自主”等四个表达页面。基于校园生活是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设计三个“课堂学习有序”、“时间管理有序”、“安全保障有序”等三个页面。
为了使表达页面的宣传对学生行为真的起到引导作用,2009版长廊非常注意细节指导,力求通过可操作性强的言语来引导学生,把艰涩的训诫条款写成生活活泼、易于记忆的文字,让学生轻松掌握,方便运用。例如,在“学会交往”这个表达页面中,有这样的文字“别人递过东西时,说声谢谢别忘了;别人提问常回应,与人交谈专注听。”在“时间管理有序”这个页面有这样的文字:“就餐之前手洗好,坐在座位不吵闹,不挑食物要吃饱,剩余饭菜不乱倒。”
五、介绍学校制度的模块
学校的追求建构得再完美,如果没有适宜的制度来支撑,就无法实现。介绍制度的这一模块,把学校常规制度以整齐的文字概括性地表述出来,让全校师生乃至学生家长都明白学校的管理机制,进而积极参与到学校运作中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学校发展愿景而奋斗。介绍学校的运作机制,2009版长廊重点选择了工作小组、兴趣小组、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等跟师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内容设计表达页面。每个页面确定3个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展开表述,注意到表述的完整性与概括性,用深入浅出的简练文字全方位呈现将学校管理制度,让师生和周边社区群众看到学校管理的制度体系,对学校有一个全面的、形象的初步认识,提高师生及有关人士对学校的理解与信任度。
六、展示办学实况的模块
这个模块的内容会因为时间的变更而不断出现新的内容,是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操作模块。为此,2009版文化长廊创建为宣传橱窗的形式,以便灵活更换内容。这一模块主要设计了“科研成果展示台”,“师生活动剪影”,“好学生印象”等表达页面,集中展示学校工作开展的实况及其取得的成绩,记录师生亮点,使之成为反映学校发展进程的一个窗口,成为学校与外界对话的一个窗口。
杨梓塘小学2009版长廊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为站在全局角度去考虑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样板。笔者相信长廊的2014版将会更加完美,其中应该不乏对过去经验的借鉴。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内涵式发展条件下教学行为文化整体建构与实践》(课题批准号:XJK012BZXX01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 .海南出版社,2001,(10).
[2]成达如.学校管理的人本意蕴[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
[3]刘立东.和谐校园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场的构建[J].平原大学学报,2007,24(5).
[4]张东娇.教学管理文化四维模型及其实践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