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致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不仅影响他们现在的学习,而且对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我国古代就有对习惯的研究。《新三字径》中的第一句话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与情,俱可塑。”意思是说,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近代,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 作为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交给他们学习方法,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预习可以在上课前扫除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预习可以加强上课听讲的针对性,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预习时,可以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出来,作为上课听讲的重点。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也可通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完成教师布置较为简单的预习案。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外延和拓展,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课堂上,学生应该认真听取老师对新知识的讲解、分析、点拨和指导,扎实学好数学基础知识,而学生能否专心听讲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要做到专心听讲,就必须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上课走神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不走神呢?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新颖和多样化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和好奇。当发现学生走神时,可以提高声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课堂还需要一种宽松、民主、百家争鸣的气氛,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讨论,敢于发言,对于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很有好处。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磨刀不误砍柴工。很多学生做题出错,有的看不懂题意或看不明白题意,看题就做,结果往往一做就错,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该按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就是要学生善于“解剖”练习中的疑难问题,特别是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练习题,要善于把一道习题分解成若干部分和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顺理成章地理顺清楚各个层次间的因果关系;才能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踏实、扎实认认真真地分析题意、思考题意,才能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节约时间,解答有条有理。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与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换而言之,一个背离了“主动学习原则”的学生是不会取得优异成绩的,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很多学生的意识中,学习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家长的期望。所以,他们的学习依赖于家长的外在压力和监督,自己彻底放弃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师必须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开始,对他们进行自主习惯的培养。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就更谈不上自主学习了。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习惯
首先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说明他认真听讲了,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提出来了,这样很好,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学有所长的学生,则还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如果有的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则要设疑,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从无疑到有疑,然后到质疑。
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大多数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从而来获取新知。
七、培养独立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上课所学的知识究竟有没有掌握,知识能否应用,还存在什么问题,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只有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教师才能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点。防止有抄袭的现象发生,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退一步讲,就是做错了,也没什么,只要认真听老师讲解,达到会为原则。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从而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一个优秀学生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条件,认真抓好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每个教师必尽的义务。只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才能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徐学福. 探究学习就是创新学习. 人民教育.2002.
[2] 刘兼, 孙晓天.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关文信.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4]蒋宗尧.创新教学引论〔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