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其次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向名师学习,最后还要在实践中体验。多听业务学习性的课,多听一些指导性的课,反思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学会反思,利用反思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但要开放自己,对其他人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要吸纳其他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采纳其中合理的成分,弥补自身的不足。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自我发展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所以教师自身的提高与发展是学生素质提高的根本保证,教师的自我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
在教育教学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总要有把知识呈现给学生的方法,对于不同学生总能找到最适合于他当前学习的教学方法;但无定法是指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另外,在新课改中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做人,所以教师就需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就显得迫在眉睫了。教师如何更快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呢?
我认为:第一应该在学习中提高。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教育理论,古今中外的有关教学评价的书籍,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理论书籍等,都可在学习之列。理论是基础,是教师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个层面。理论学习能够提高认识、分析判断的能力,丰富人的思维,当然也会提高人的辨别能力,评价能力,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其次:①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向周围的同事学习,交流和切磋好课的经验,评判的标准,从中可以获得更直接的效果。②向名师学习。向名师名家学习是一条成功的便捷之路。通过优秀教学实践的直接感觉,可以更好地为自己确立行为标准,可参照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这也是向成功的经验学习。③在实践中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先进的理念,优秀的理论,都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去发展,去完善。
第二多听课:首先多听业务学习性的课,此种听课可以在备课组之间进行,由于同一个年级的备课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基本一致,所遇到的教学问题也相似,因此这种听课既方便又有实效,有利于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其次在听观摩性的课,骨干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我们多学习他们的有益经验。再次,也可以多听一些指导性的课,针对新教师进行听课,可以关注教师课堂中知识能力是否落实;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如何;作业布置是否精当等。还可以走出去学习外地走在教育前沿的兄弟学校的做法和课改模式。多参加各级组织的优质课比赛和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的听课,都是学习的榜样,对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很快。
第三多反思:反思有两种,一种是自我反思,通过教学后记、自我琢磨、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进行;另一种是合作反思,组内成员之间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合作研讨,“七嘴八舌”碰撞出解决问题的火花。反思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学会反思,利用反思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反思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求“有感而发,有感而记”。反思可以是对某一节课的反思,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可以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体会,好的方面要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寻求解决之策;可以对某一个偶发事件处理的反思,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学生当时的意识状态如何,我可以采用哪些对策,我采取了什么对策,学生有什么反应,怎样与学生对话,效果怎么样;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教学片断的反思,这种反思要求思考采用了何种教学方式,效果如何,好,好在哪里,有什么经验。不好,原因是什么,应如何 改进,有什么教训。
第四,多角度吸收的反馈意见:新课程中的教师教学工作,不再是教师的“单打独斗”,而是合作、交流、协商中的教学。教师不但要开放自己,对其他人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要吸纳其他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采纳其中合理的成分,弥补自身的不足。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促使评价能力不断提高,
因此,教师认真对待同事、领导、学生及家长的多方反馈意见,可以及时准确的观照自我教学工作中的优缺点,及时做出调整,发扬优势,改善不足的方面,是教师自我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
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是每位一线教师的愿望,这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积累的渐进的过程,要求教师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把业务能力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学习、实践 ,能够真正的做到以上几点,相信每一位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进一步自我强化,自我提高,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