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中职药物制剂课程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浅谈中职药物制剂课程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作 者:杨 睿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4)

摘   要: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也是近几年受到关注较多的一项基本素养。《药物制剂》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覆盖范围广、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这恰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很多的契合点,笔者结合教学心得,阐述了以项目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中职学生;药物制剂;职业素养; 培养;项目化教学

引言
每次与实习的学生交流,总有许多感慨。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学生们迷茫,然而,更多的还是学生对实习生活的抱怨。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究竟是顶岗实习真的太辛苦,还是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所欠缺?许多资料表明: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信心、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较差。由此可见,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确实需要加强。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人们在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不仅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还包括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高效的执行力、良好的职场礼仪、时间管理以及情绪管控能力等等。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二、药物制剂课程中培养职业素养的优势
正是由于目前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有所欠缺,因此,单只依靠开设专门的课程来进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把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来。而《药物制剂》这门课就恰好具备许多有利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因素。
《药物制剂》是一门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研究药物剂型、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药剂的生产制备过程,涉及GMP标准、生产设备等内容,与实际结合紧密。这一切都使得《药物制剂》这门课程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有了更多的契合点。
三、药物制剂课程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药物制剂》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药物制剂课程中应用项目化教学,通过项目的划分使得学生在学习《药物制剂》课程中的众多剂型、设备、工艺流程等理论时,能条理清晰地掌握重难点。
1、使用项目化教学,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药品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而良好的职业道德,绝不是几句话、一堂课就可以形成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平时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把职业道德的内容贯穿到其中,而项目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正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在理论讲解时,可以多举一些药品事故案例,并对案例的发生做一些分析,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实际操作中,言传身教给学生传递积极的心态,潜移默化。
2、使用项目化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每一个制药企业要进行药品生产,都必须严格遵守GMP的规定,而GMP的精髓是“一切行为有标准、一切行为有记录、一切行为可追溯”,也就是所有的操作必须有规范的记录。要让学生养成规范记录的习惯,需要长时间的逐步培养才能形成。而项目教学法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把各种药剂的制备分成若干个项目,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GMP的要求进行各岗位的各项操作,并认真填写每一个记录,随着项目完成数量的增加,学生对规范记录不断反复地练习,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按GMP要求进行记录的习惯。
3、使用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药物制剂》是一门覆盖面较广的课程,内容繁杂,而项目化教学的使用,使得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后,变得简单了。当然,最主要的是,项目化教学综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更有效的在《药物制剂》课程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1)在项目实施中使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药物制剂》课程中有很多知识点在制药专业的其他课程中有所涉及,或是很容易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获得,这一类问题很适合作为一个小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思考整理,最终得到答案。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片剂压制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教师将“片剂压制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这一题目布置给学生,等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出答案之后,老师再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对时间的规划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2)在项目实施中使用分组讨论,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药物制剂》这门课程中,剂型较多,而大部分剂型在制备的过程中有许多相似环节,例如片剂制备中压片前的制粒与颗粒剂的制粒就是一样的,这时采用分组讨论法,由于学生已经学过颗粒剂,因此,只要简单的引导,学生就能找到方向,并得出结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协作,学会如何与其他同学沟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结语
职业素养的培养,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诸如职业指导等与就业有关的课程中,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的各门课程中,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而且还必须尽可能多的与新颖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赵兴娟.项目化教学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J]高教前沿,2010,(7)
[2]杨从杰.罗益.职商的内涵及影响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05)
[3]朱军.论高职体育教育对职业素养的培养[J]运动,2010年第3期(总第7期)
[4]周建军.论经管类人才职商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5]刘伟.论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中等职业教育,2012,(04)
[6]孔小英.浅析中职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程的改革[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7)
[7]杨工昶等.中职药物制剂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06)
[8]郭秀梅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药物制剂课程中的探究[J]硅谷,2009,(08)
[9]李莹.朱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药物制剂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9) 
[10]徐宁宁.药物制剂技术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科技信息,博士专家论坛
作者简介:杨睿,女,云南师范大学2010级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