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彰显农村乡土特色,打造孩子成长乐园

彰显农村乡土特色,打造孩子成长乐园

作 者:姜 莉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中心小学 265509)

乡土文化孕育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究,确立了 “以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形成富有农村乡土特色的学校‘系列’活动”作为我校重点教研项目,并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研究。我们的做法是:形成序列化校本教材,有本可依;加强校内基地建设,长远规划;利用地域优势,彰显农村特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彰显农村特色,打造孩子成长的乐园。
一、齐聚力,自编“序列化”校本教材
 “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得有声有色?我们在“主题选择”上下功夫。对于农村孩子来讲,主题的选择是一大束缚。他们的家长多数都是农民,或种地,或打工,孩子的活动视野受到局限,于是我们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探究,开展活动。经过几个学期的活动探讨,我们自编了“序列化”校本教材。教材针对全校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主题做了一个整体的规划,做到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地将诸多内容融合其中。既做到主题系列化,又照顾到年级差异。
如:围绕“我们爱科学”这一主题,我们根据年级特点组织活动:三年级开展“神奇的水”“白纸显字”“会提起米饭的筷子”等专题活动;四年级开展“神奇的叶画照片”“不烧手的火苗”“高空投蛋”等活动;五年级开展“奇妙的喷泉”“饺子的学问”“纸飞机的秘密”等活动。这样,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年段之间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上互相联系,逐步推进,以形成系列;活动上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以强化效果。
为了弘扬国粹精神,让学生热爱国粹艺术,我们在全校开展“我们的国粹”系列活动,“即《国粹京剧》、《国粹书画》、《国粹中医》”。针对每个主题我们又重点推出京剧脸谱、多彩的石头画、中医小妙招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国粹艺术的热爱,更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并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后。我们还结合学校体艺2+1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学中国武术,形成全校性的系列活动特色。
二、勤谋划,借助基地建设多实践
我校餐厅前面有块空地,为了充分发挥这块的价值,我们就利用综合实践课带领学生们到这里学习农作物的种植与管理,在让他们也感受到父母劳动的辛苦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经过多次讨论与规划后,同学们将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起名为“百宝园”。我们的百宝园占地面积约为180平方米,分为蔬菜区、花卉区、瓜果区、药圃区、农作物区、藤蔓区、野生作物区七大区域,每个区域又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分为若干个小区域。
我们以“实践锻炼,丰富阅历,亲近自然,培养能力”为根本宗旨,放手让学生们自己规划、实践、管理、收获。通过让每一个学生感受一段劳动经历,尝试一次实践创新,培养一项参与能力,塑造一种优良品质,达到学会实践、学会发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标。
为了使农田常识无盲区,我们对校内实践基地进行套餐活动,就是不同的区域,每班都会分到一小块,进行播种与管理。这种做法为的是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一些作物的种植与管理的知识。在活动期间,学生们学会了种土豆、油菜、大葱、西红柿、西瓜、草莓等作物。我们还结合“我的梦,中国梦”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在花卉区开辟了一大块地规划了“中国梦”的图案进行花卉种植。
我们把管理的权力完全交给学生。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想怎么种,就怎么种。孩子们聘请指导老师,自己到集市上买种、播种,学会了室内育苗。孩子们还将自己的劳动心得写成了日记,记录下他们的成长足迹。为了让基地里的每种作物的信息普及到每个同学,我们还发动同学们精心设计了植物名片卡。除上课时间外,学生们每天早晨、午餐后都会到他们的地里走走看看。他们会主动地蹲下身子在地里拔草、捉虫,那种幸福与喜悦洋溢在他们脸上。
三、自思磨,发掘农村乡土特色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对孩子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我们更应充分挖掘农村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抓实、抓好、抓出特色。为此,我校推行了“系列农作品制作文化”活动,搞些富有特色的小制作。像“种子贴画”、 “苞米叶编织”、“农作物小雕刻”、“花色饽饽”、“草秸编织”等。我们把田头、果园、地角、大棚,当作一个个体验基地,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中一试身手,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其实,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不得不说:身处农村,有时“经济问题”也不得不考虑。我们想绘画,没有正规成套的画笔,没有油彩。我们也想教教十字绣,但不能要求学生像城里孩子那样随意买十字绣样品。我们想画脸谱,十元一个的空白面具又让我们望而却步。我们也想玩橡皮泥小玩具,但昂贵的橡皮泥更是无几人能买。这时,我们就鼓励老师和同学,巧动心思,就地取材,自行解决。
没有油彩,没事,我们就买广告色,2元一瓶的红黄蓝三原色,想要什么色就兑什么色,三五罐能用一学期,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三原色的配色原理;没有空白面具,没事,我们用废纸自己泡纸浆,自己做面具,想要多少做多少,绝对尽兴;没钱买橡皮泥,没事,我们赶集买点饽饽色,一元一袋,回来加上面粉,调好,做成彩色面团,也够同学们乐一乐;宣纸作画太浪费,没事,我们捡回小石子,在石子上绘画,更有乐趣。一件件一桩桩,虽然“土”,但胜在新奇,也别有一番趣味。
“寻常一样佳茗香,因有寒梅便不同”。我们相信,只要农村学校面向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活动背景,尊重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善于取材,充分发挥农村的课程资源优势,农村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全可以别有洞天,彰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