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如何教好小学英语教学

浅谈如何教好小学英语教学

作 者:郝学玲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慈峪镇柏山小学,河北 灵寿 050500)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不是“教知识”,而是“播种子”——播下“喜欢英语”的种子,播下“敢用英语”的种子。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搞好小学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互动;激活;文化感知;兴趣
小学英语是学生接触外语的启蒙阶段,核心目标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语法规则或背诵多少单词,而是培养“敢开口、爱表达”的兴趣,建立“英语有用、英语不难”的认知,为后续学习打下心理和能力基础。想要做好小学英语教学,需紧扣“低龄学生形象思维强、注意力易分散、喜欢互动游戏”的特点,从“兴趣激发”“基础落实”“能力启蒙”“场景融合”四个方向设计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一、用“趣味互动”打破“外语陌生感”,让学生“敢开口”
小学生对英语的抵触,往往源于“听不懂、说不出”的挫败感。教学中要通过直观、有趣的形式,让英语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先消除“怕说错”的心理。
(一)用“具象化工具”降低理解难度
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符号”,需用实物、图片、动作等“具象载体”链接意义。比如教“apple”时,直接拿出苹果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教“run/jump”时,带着学生边做动作边喊单词;学颜色类单词(red/yellow/blue)时,让学生在教室找对应颜色的物品(“Point to red!”——指向红色的书包)。句子教学也同理,教“I like...”时,让学生举着自己喜欢的文具说:“I like pencil!”;教“What’s this?”时,用“猜盒子里的物品”游戏:“What’s this? Is it a ruler? Yes/No.” 用“实物+动作”代替抽象解释,学生能快速明白“说的是什么”。
(二)用“游戏化活动”激活课堂参与
小学生坐不住,把知识点藏在游戏里,能让他们在“玩”中自然吸收。比如:单词类:“单词炸弹”(老师说单词,提到“炸弹词”时学生要捂耳朵)、“快闪记忆”(快速展示图片再遮挡,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单词); 句子类:“接龙传球”(学生传玩具球,接到球的人用“I have a...”造句)、“情景小剧场”(用课本里的简单对话编短剧,比如“去商店买东西”:“Can I help you? I want a book. Here you are. Thank you.”);
(三)用“多媒体资源”营造语言氛围
动画片、儿歌是小学生的“天然语言教材”。比如学数字时,放《Five Little Ducks》儿歌,跟着节奏拍手数鸭子;学日常问候时,,模仿角色语气打招呼。课后推荐家长陪孩子看简短的英语动画(每次5-10分钟),不要求“看懂每句”,重点是让学生熟悉英语的发音节奏,觉得“英语和动画片一样有趣”。
二、抓“核心基础”不求“多而全”,让学生“能掌握”
小学英语不需要追求“系统性”,重点抓“高频单词、简单句型、基础发音”三个核心,确保学生“学一个会一个,用一个对一个”。
(一)单词:聚焦“生活相关”,在“复现”中记忆
小学阶段重点记“身边事物”(文具、食物、动物、颜色)、“日常动作”(eat/play/go)、“简单形容词”(good/nice)等,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比如低年级每单元5-8个)。
记忆时避免“抄10遍”的机械重复,而是通过“多次复现”加深印象:刚学完“book”,早读时用图片快速过一遍;课堂游戏中让学生“找book”;课后作业布置“给家里的book贴英语标签”。每次复现时间短,但频率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句型:练“常用表达”,在“套用”中熟悉练习时用“替换词”帮学生掌握规律,比如学会“I like apples.”后,让他们替换成“I like bananas/cats”;学会“What’s this? It’s a pen.”后,换成“What’s this? It’s a bag.” 先“套用”再慢慢理解,就像学母语时先会说“我吃饭”,再明白“我”和“吃饭”的关系。 发音:重“模仿到位”,在“趣味练习”中纠正发音是小学英语的“隐形基础”,初期要让学生养成“听清楚再开口”的习惯。比如学“cat”和“kite”时,先放标准发音,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型(“cat嘴巴张得大,kite嘴巴像微笑”);用“手势辅助”——发长音“/i:/”时伸手拉长,发短音“/i/”时手快速收回,帮学生感受发音区别。发现学生发音不准时,不用批评“错了”,而是说:“你再听听,这个音像小老鼠叫“/ ae/”(模仿cat发音),试试?” 用形象的比喻引导纠正,保护学生的开口欲。
三、练“简单应用”而非“应试技巧”,让学生“会使用”
英语是交流工具,小学阶段的“能力”体现在“能用英语做小事”——比如打招呼、说喜好、简单描述事物,而不是做选择题、背语法规则。在“课堂场景”中即时应用
把英语融入课堂常规,让学生觉得“英语有用”。比如上课铃响时,老师说“Stand up, please.”,学生站起来回应“Sit down, please.”;小组讨论前,说“Let’s talk in English.”;表扬学生时用“Good job!”“Wonderful!” 这些简单表达每天用,学生自然就会了。还可以设计“英语小任务”,比如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单词,或在“课间英语角”用学过的句子聊天(“Do you like PE? Yes, I like running.”)。 在“生活延伸”中拓展使用鼓励学生把英语“带出课堂”。
用“低难度输出”建立信心写作(书写)方面,低年级从“写单词+画图画”开始(比如写“dog”,旁边画一只狗);中年级尝试“写句子+简单搭配”(“I have a dog. It is white.”)。重点看“是否愿意写”,而不是“拼写是否全对”——比如学生把“cat”写成“kat”,可以说:“意思写对啦!这个单词其实是c-a-t,我们一起改一下好不好?” 让学生觉得“写英语和画画一样,是表达的方式,不是考试”。
总之,教师要做的,就是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游戏、互动、生活场景),让他们觉得“英语不难、英语有用、英语好玩”。当学生看到“自己能听懂一句、说出一句、用对一句”,自然会主动靠近这门语言,而这份“主动”,就是学好英语的最好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