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与传承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与传承策略研究

作 者:雷开盟 (德令哈市第一中学,青海 德令哈 817000)

 摘   要: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的重要责任。初中语文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出现了内容碎片化,方法单一化等情况。文章从初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出发,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和实际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融入策略;传承路径;文化自信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包含许多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将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教学之中,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优化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文化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然而,当下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文化的融合存在不少短处,如对传统文化挖掘得不够深入,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等。因此,探寻有效的融合与传承办法,成了初中语文教学革新的一大任务。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现实困境
(一)文化内容呈现的零散化
当下,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有不少传统文化内容,古诗文中的经典篇章,古代文学常识之类,不过这些内容大多散落在各个单元之中,缺少系统性与连续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只是就文论文,并未将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加以整合和拓宽,造成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处在零散状况,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二)教学形式运用的固化
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以讲解文化知识,分析文本内容为主,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缺少互动性与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与传承创新路径
(一)重构教学内容框架,构建文化知识网络体系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要钻研教材,找到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知识点。比如节日习俗、礼仪规范、传统艺术等,将这些知识点加以分类整理,构建起系统的知识架构。如学习《核舟记》时,结合文章对核舟细致描绘的内容,增添传统雕刻艺术的发展过程和审美特色,让学生领略传统工艺的迷人之处;讲授《岳阳楼记》之时,围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扩展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内涵,以及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
开发校本课程补充教学内容。学校可以组织教师根据当地的地域文化与学生实际情况,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如结合当地的历史古迹、民间传说等,编排相关的阅读材料与实践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感受家乡文化的同时,拓宽自己的传统文化视野。比如某地有一处著名的古建筑,老师就可以围绕这处古建筑开发校本课程,讲解这处建筑的风格、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等。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文化学习内生动力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创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化氛围。如在学习《木兰诗》时,组织学生编排小型情景剧,再现木兰替父从军的场景,在表演中体会木兰的忠孝勇敢,感受古代女性的精神风貌;学习《诗经?关雎》时,可播放古琴曲,布置古朴的场景,让学生在悠扬的乐声中体会诗歌的韵律和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诗词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浓厚的文化情境。
项目式学习的引入:设立有关传统文化的研究项目,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学习,比如关于“从《陈太丘与友期》看古代礼仪”,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展开小组讨论等,探究古代的交往礼仪,诚信观念在现代的体现和传承,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展示交流,在这样的项目学习中,学生既能学得传统文化知识,又能提高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夯实文化教学基础
加强教师传统文化培训:学校要建立起长效培训机制,每学期最少开展2~3次系统培训,邀请专家,非遗传承人举办经史子集,传统艺术等专题讲座,举办《论语》研读会,书法篆刻工作坊等活动。同时,为教师发放《中国文化要略》等经典书籍,设置读书角,线上学习平台,提倡碎片化学习,通过读书笔记分享会,考核奖励机制来推动知识更新。
开展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创建“校际-年级-学科组”三级教研体系,每月开展传统文化主题研讨。通过集体备课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时加入隐逸文化;推行“同课异构”比较教学成果。建立听课评课反馈机制,用量表量化教学目的达成情况,定期汇集优秀案例,搭建区域交流平台,依靠跨校教研完成资源共享,加强教师将传统文化转为教学资源的本领。
三、结论
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是系统工程,要从许多角度展开革新,改变教学内容就能塑造起系统的知识架构,有利于学生深入认识传统文化,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加强课堂的吸引力,唤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师素养可以给教学赋予保证。教学时,教师要依照学生的特性及其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策略,让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体会文化魅力,加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者。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8):112-114.
[2]董晓玲.“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07):28-30.
[3]黄秀凤.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0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