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跨学科视域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究 ——以四上习作泡发绿豆芽观察日记为例

跨学科视域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究 ——以四上习作泡发绿豆芽观察日记为例

作 者:陈嘉欣 (佛山市禅城区下朗小学,广东 佛山 528051)

 摘   要:本文旨在深度剖析跨学科视域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创新路径,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习作任务“泡发绿豆芽观察日记”为具体案例,详细阐述跨学科教学模式如何有效促进学生习作技能、科学素养、审美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精心设计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将语文、科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实践观察、创意表达与团队协作中实现全面发展。本文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实施案例,还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与深刻反思,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泡发绿豆芽;观察日记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推进,跨学科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关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也需融入跨学科元素以适应新时代需求。本文以“泡发绿豆芽观察日记”为例,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习作中实现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跨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意义
跨学科教学源于对知识综合性的认识,强调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与渗透。它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培养综合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动力;并促进思维发展,提升创新能力。
二、泡发绿豆芽观察日记的跨学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精准定位
本教学以“泡发绿豆芽观察日记”为核心,融合语文、科学、美术三门学科。语文上,提高观察与写作能力;科学上,了解植物生长知识,培养探究精神;美术上,提升审美与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整合,实现跨学科融合
在教学内容上,本设计巧妙地将语文、科学与美术三门学科相融合。一方面,结合科学课中的植物生长知识,引导学生在观察绿豆芽生长的过程中记录观察日记,运用语文知识对观察结果进行详细描述与分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将观察结果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为观察日记增添形象生动的插图,使日记内容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
(三)教学活动设计,注重实践与创新
教学活动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本设计精心策划了四项活动:首先是观察记录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绿豆芽泡发实验,定期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变化,为后续的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其次是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绿豆芽生长过程中的科学原理,如水分、温度、光照等因素对生长的具体影响,以此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接着是美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绘制绿豆芽生长过程图,或尝试制作绿豆芽生长周期的动画,以此提升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最后是习作分享活动,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日记与美术作品,通过交流与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审美能力。
三、跨学科教学实践案例与分析
(一)教学实践案例
观察记录活动:教师匠心独运,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绿豆芽泡发实验。学生们每天细致入微地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情况,从发芽的初露锋芒到芽长的逐日增长,再到颜色的微妙变化,无一不成为他们笔下的珍贵记录。学生们运用语文知识,以日记的形式将这些观察结果娓娓道来,不仅锻炼了观察能力,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形成了初步但富有情感色彩的观察日记。
科学探究活动:科学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探究绿豆芽生长的科学奥秘。通过对比实验,学生们亲手操作,探究水分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他们分组设计实验方案,严谨地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最后撰写出详实的实验报告。
美术创作活动:美术课上,绿豆芽的生长过程成为了学生们创作的灵感源泉。他们运用水彩、蜡笔或素描等不同绘画形式,将绿豆芽从泡发、出芽到生长的全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部分有能力的学生更是别出心裁,尝试制作了绿豆芽生长周期的动画,通过动态画面生动展示了绿豆芽的生长变化,让观察与创作完美融合,展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和谐之美。
习作分享活动:在习作课上,学生们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观察日记与美术作品。他们讲述观察过程中的趣事与收获,其他同学则认真倾听、积极点评与提问。这种互动交流的氛围不仅让学生们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审美能力,更在相互学习中汲取了灵感与经验,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共同成长。
(二)教学效果分析
习作能力显著提升:跨学科教学活动让学生们的观察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了全面锻炼。他们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准确描述绿豆芽的生长变化,展现出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科学素养得到培养: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对植物生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为未来的科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审美能力有所提高:美术创作活动的融入让学生们学会了用画笔记录生活、表达情感,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美术作品与观察日记的相互映衬,更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综合素养全面发展:跨学科教学通过整合不同学科资源,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交流与分享,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团队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跨学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面临的挑战
1.学科之间融合难度大。2.教师专业素养要求高。3.学生参与度不均。
(二)应对策略
1.加强学科沟通与合作,共同设计教学活动。
2.教师应通过培训提升跨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3.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结论
跨学科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通过整合语文、科学与美术等学科资源,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本文以“泡发绿豆芽观察日记”为例,探讨了跨学科教学的策略与实践。教学实践表明,跨学科教学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笔者将继续探索跨学科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更多可能性,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胡笛.跨学科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习作例文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4.
[2]丁雪莲.跨学科学习——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新方向[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2023,(08):6-8.
[3]黄海燕.基于跨学科学习的语文习作教学路径刍论[J].成才之路,2023,(23):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