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评 ”一体化引领下的“劳动+ ” 小学英语融合教学实践研究——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跨学科学习活动探究 (以 PEP book 7 Unit 5 What does he do?为例 )
作 者:陆锡嫦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儒林实验学校, 广东 佛山 528211)
大
中
小
摘 要: “劳动+英语 ”跨学科课程的教学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的重要实践与探索。将不同的学科内容融入整合课程的单元与主题教学中,帮助 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需要学科教师的精心设计。通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 实际,分析英语学科与劳动课程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案例,完善跨学科一体化 课程建设,突出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学科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法学法的应用、评价内容与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建议,以完善凸显小学生核 心素养的跨学科整合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 跨学科;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教学评 ”一体化;单元整体设计
一、引言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是阿基米德的名言。那么在新课标 (2022 版)的背景下,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撬动新课标实施的关键支点。
(一)研究背景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面对“两个大局 ”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 正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牢固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知行合一 ”为指导原则,扎实有效地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2020 年 3 月 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2022 年 4 月,教育 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将劳动及其所占课时从原来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 这一系列举措为现行劳动教育实践改革破局、进一步落实劳动教育总体目标指明 方向,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方案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行动纲领。
同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明确要求:“设立跨学科主题式学 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 ”“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 10%的课时设计 跨学科主题学习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也明确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 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教学过 程中,教师需要发掘英语与其他学科的相同知识和内容,并在实践活动中,实现 基础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二)核心概念界定
1.劳动核心素养观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必须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 育活动。
2.英语核心素养观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 能力等多个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 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 素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3.学科融合
它是指教育教学活动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与知识内容相结合,与不同学科的 方法相结合。学科整合的作用是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对学生的创新思 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都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评 ”一体化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它旨在将评价融 入教学中,使评价与教学环节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它不仅关注学生在最终评估 中的表现,也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实施。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背景
该研究将学科融合与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相结合,在“教-学-评 ”一体化下, 提出的研究问题为:如何基于“劳动+英语 ”跨学科主题学习视角进行小学英语 大单元整体设计?
在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相关研究的探讨和总结中,特别是从“劳动+英语 ”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整套针对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和策 略。本文以 PEP Book 7 Unit 5 What does he do?为例,我们详细梳理并实施 了一个完整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在实践结束后,我们对设计和实施过程 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意见。这将帮助一线小 学英语教师以跨学科的思维,作为合适的设计参考和技术支持,进行小学英语大 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
(二)研究主体
本项研究着重于小学英语大单元的全面策划与构建,从跨学科角度进行深度剖析,主要融合了建设性理论、以结果为主导的逆向评价设计理论,以探讨小学 英语大单元的全面策划与设计过程。
三、实践思路
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为重心,课程设定恰当地融入了不同学科,从学 生的实际体验、个人生活以及知识学习三个角度出发,打破了各学科的孤立。这 类课程鼓励学生通过研究实际问题来学习,并以灵活方式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 决实务中遇到的问题。
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过程必须经由周密的策划,主要的策划元素应该包括 活动的目标、内容以及评估。
四、实施过程
根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目标和特点,教学实施大致可以分为选题、规划、 实施、总结与反思四个阶段或环节,如下图示,以体现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
PEP Book 7 Unit 5 What does he do?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
——可敬的劳动者
本单元的主题语境示“人与自我——生活与学习 ”,从学科本质上提炼出本单元的主题是“Different jobs, Colourful lives ”。
(一)整体研读定主题
PEP Book7 Unit 5 What does he do? 这个单元语篇的编写是以学生为中心, 围绕 job 话题组织分课时模块学习内容,采用模块建筑式螺旋上升、深化主题的 单元教材编写体系。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通过进行职业体验周,认识不同职业的 特点,并能多维度对个人职业进行描述,激发学生对于未来生活工作、学习的憧 憬和想象。体验体验不寻常的职业,感受职业的多样性。单元主情景是 Oliver 与同学参加学校的职业体验周Career Day。在课标中,本单元属于一级主题内 容中的“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主题群中的“做人与做事 ”、“社会服务 与人际沟通 ”,子主题中的“学习与生活的自我管理 ”、“劳动习惯与技能,热闹 劳动 ”、“运动、文艺等社会活动,潜能发掘 ”。单元内的各语篇都有配图对话, 对话中涉及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的语法及常见职业的不同维度的描述等文 化知识。
从学科育人角度来看,本单元旨在通过不同的角度了解不同的职业,初步形 成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明白了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业精于勤荒于嬉 ”等道 理。认识到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体会普通劳动者 的光荣和伟大,初步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 观念。
围绕本单元的主题,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本中的育人价值。然后在单元主题的 引领下,对单元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重构;基于主题意义,使单元内的各语篇 内容在育人功能上一脉相承,从而确定每个课时教学内容以及育人的价值,搭建从语篇学习到素养发展的桥梁。
五、探讨
英语学科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具有语言类属性。更容易与全学科找到契合 点。学科融合实质上是将两门或更多学科的知识有效的联接和整合,形成一个完 整的教学体系,以帮助学生跨学科理解和领会知识。这不只是打破学科内部的单 元界限,设计整体的单元,推动深度学习,更包括打破学科条框,寻找学科间的 合并重点。我们选定某个主题,并针对该主题,在劳动与英语中找出相应的知识 元素以推动课程融合。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劳动+英语"跨学科课程的工程是大单元 全面设计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借由跨学科的融合,形 成了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内在且非刻意"的关联。在构建跨学科融合课程时,小 学英语学科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强调"学科特色",着重于让学生体 验、参与和探索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以推动学生的全方位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夏 雪 梅 . 跨 学 科 素 养 与 儿 童 学 习 : 真 实 情 境 中 的 建 构 [J]. 上 海 教 育 科 研,2017(1):5-9+13.
[2]陆启威. 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J]. 教学与管理,2016(32):22-23.
[3]李学书. STEAM 跨学科课程 :整合理念 、模式构建及 问题反思 [J]. 全球教 育展 望,2019,48(10):59-72.
[4]张越. 初中生跨学科概念 “ 稳定与变化 ” 的认知测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2020.
[5]赵斐,陈为铎. 新课程下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和途径探讨———以生物和地理学科为例 [J]. 学周刊,2013(12) :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