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合雷锋精神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索
作 者:江锡奎 何兴文 史贤慧
(安徽省合肥市郎溪路小学,安徽 合肥 230012)
大
中
小
摘 要:融合雷锋精神的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雷锋精神的传播与实践,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将雷锋精神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助于在学生心中种下善良、勤奋、乐于助人的种子。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融入雷锋精神,以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雷锋精神;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雷锋精神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
雷锋精神,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雷锋本人的生活实践和思想精华,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雷锋以其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展示了社会主义公民应有的道德风貌,他的事迹和精神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德育教育中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内容。
在教育理论上,雷锋精神的传授不仅仅是对个体品德的塑造,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这种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导向不谋而合。通过雷锋精神的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合雷锋精神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选取适宜的教学材料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融合雷锋精神的德育教育要着重考虑如何选取适宜的教学材料,以确保教学内容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有效传达雷锋精神的内涵。适宜的教学材料应当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在选材上,应注重材料的适龄性,选择那些能够引起小学生共鸣的故事和课文,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雷锋精神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述或播放雷锋的相关纪录片,让学生了解雷锋的生平和事迹,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故事书中的具体内容。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认为雷锋叔叔最令人敬佩的品质是什么?”和“如果雷锋叔叔是你的朋友,你想和他一起做些什么?”这样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还能引导他们深入理解雷锋精神的实际意义。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雷锋精神的德育教育,创设情境以引导学生体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模拟的或贴近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亲身感受和思考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这种情境可以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故事背景,也可以是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连的日常场景,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领会雷锋精神的价值和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千人糕》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感恩劳动者”为主题的情境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可以首先参与到制作糕点的过程中,体验从准备原料到完成成品的每一个步骤,感受劳动的辛苦与乐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糕点制作过程中每个人的贡献,以及他们如何相互协作才能成功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到每一份劳动成果背后的辛勤付出,也能够学习到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关爱他人的雷锋精神。
(三)开展主题活动,实践雷锋精神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合雷锋精神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开展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活动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策略。通过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学生可以在参与中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认识。这些活动应设计为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激发其参与兴趣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雷锋的榜样行为,并尝试将这些行为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学雷锋、做好事”主题活动周。在这一周内,每个学生都被鼓励找到机会在校园内外做一件好事,并记录下自己的行动和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个“雷锋事迹墙”,让学生把自己的好事行为贴在墙上,分享给同学们。
(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将雷锋精神的德育教育与家校合作相结合,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家校合作,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得以保障,从而为学生塑造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学习雷锋精神的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在德育方面的进展,并鼓励家长在家庭中也能积极引导孩子学习雷锋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份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与父母共读雷锋的故事,并记录下他们的感受和讨论。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和家庭讨论结果。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雷锋精神家庭实践月”,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帮助邻里、参与环境清洁等,以此来实践雷锋精神。学校可以为参与的家庭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的贡献和努力。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家校互动平台,定期发布德育资源和活动信息,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校的德育动态,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雷锋精神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过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创设情境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及加强家校合作,可以有效地将雷锋精神传授给学生,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德育效果的评估与反馈,以实现德育教育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李金平.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吉林教育,2024,(04):26-28.
[2]梁明山,黄丹.雷锋精神对新时代青年奋进新征程的启示[J].成才之路,2023,(31):45-48.
[3]孙丹丹,李炳煌.雷锋精神融入小学德育课程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04):7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