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策略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策略

作 者:丁建军 (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 泰兴 2254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一线教师积极响应全新的教育政策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不仅要更新个人课程思想,更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学有所获。议题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将课本知识化为个人道德观念。加强议题式教学法应用方法的探究,是突破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情境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议题式;道德;行为;思想;问题
前言
所谓议题式教学法,就是教师从学科内容出发,将知识与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问题获得个性化理解。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产出更为丰富的观点。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与同学、教师讨论,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将问题作为驱动学生思考的重要资源,有利于学生深入感知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逻辑。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关注个人、集体、社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一、结合教学内容,明确议题
将议题式教学法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第一步就是要寻找科学有效的议题。初中学生在进入初中校园之后,要转化个人身份。很多学生因为无法适应初中阶段突然增多的科目,而产生焦躁情绪。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可能存在的思想、行为、价值观、生活烦恼等问题,选择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通过议题,将学生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联系起来,促进学生课堂状态的积极化,愿意融入到课堂中主动思考。只有如此,才能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果,让议题内容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另外,还要考虑教学内容,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教材内容和主题的原则。选择教材内容上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作为议题,让议题式教学活动不仅紧贴教材,还能紧贴生活,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如果教师所选择的课堂议题只贴合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所偏差,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所选择的议题,只是专注于生活,而未契合教学内容,则会让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活动偏离轨道。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快速形成时期的初中学生,他们所需要的议题应当与其成长方向密切相关。能够给学生提供积极影响的议题,才能发挥更大的学科作用。
像在讲解“中学时代”这一课时,作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教师要引导初中学生认知中学,对中学生活有一定了解,并树立自己在这一时期的目标和未来的人生目标。比如,教师可以提出“做青春里的虚度者,还是奋斗者?”这样的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即将参与的学习活动、完成的学习任务,生活的变化,自己的变化,在虚度者与奋斗者之中做出选择。这样的课堂议题,与如何成为合格的中学生相关,紧贴教材,又恰好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当前的角色。在接触议题之时,冷静下来,思考自己当前处于的人生阶段,尝试分辨更重要的目标,建立短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
二、创设具体情境,轻松理解
应用议题式教学法,能够促进初中学生在课堂中深入思考,通过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对应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出处和知识的应用之地。情境的有效引导,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在学生融入情境,观察各类要素之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的学习优势和不足,对教学内容教学节奏进行调整和把控。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让学生以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进步。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课程之一。
像在讲解“维护公平正义”这一课时,教师要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意义,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在引导学生参与议题讨论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了解何为公平正义,何为缺失公平正义。校园欺凌事件、生活中的消费陷阱等内容,都可以成为公平正义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情境中获得议题,与同学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
三、适时开展活动,优化教学
议题式教学法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并不是要求一线教师每一堂课都开展议题讨论活动。教师要有选择地适时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改变个人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刻板印象。通过议题讨论活动,升华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在无形之下与同学、教师就学习内容进行更多互动,延伸学科思维网络。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各类节日契机,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像在端午节,教师可以就“传统节日是否值得延续?传统习俗是否值得弘扬开展?”议题讨论活动。正、反方学生就议题内容和个人看法进行激烈讨论,通过这样的辩论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内容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建立强烈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动传承者,换个角度看待传统节日。
结语
综上所述,将议题式教学法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科发展来说是一次探索性的创新实践。在提升个人教学理念和水平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利用良好情境的创设,优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趣味性,让议题式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灵活应用、高效学习学科知识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建均.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施[J]. 中学教学参考,2023(10):55-57.
[2]杨志友.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思考[J]. 考试周刊,2023(15):137-140.
[3]季红芳. 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策略探析[J]. 中学教学参考,2023(10):58-60.
[4]侯丽丹. 议题式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J]. 情感读本,2023(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