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 者:李潘娣
(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灵溪校区,安徽 合肥 230001)
大
中
小
摘 要:作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构成,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稳定性、独特性、深刻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新课标下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与自我提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知识的积累、认知的增长、品格的提升、习惯与能力的塑造均与语文阅读保持着密切联系,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全新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导对比阅读,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能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作为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阅读方法,对比阅读重点在于通过纵向对比不同的阅读内容或者同一阅读内容中的个别字、词、句来把握其中的相同之处或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以及对阅读内容中语言艺术表达技巧的掌握,相较于常规的阅读教学模式,对比式的阅读方式为学生们的深度阅读、高效阅读提供了重要支撑,对于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融入导图工具,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当前学科教育中应用最为普及的思维工具,其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复习以及作业完成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某知识点的完整知识体系,也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应用解题思路,从而实现高效学习与知识应用的双重目标。在语文阅读中应用思维导图工具,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维导图工具的应用方法,而后带领小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来梳理所阅读文本的内容框架、语言应用知识、表达技巧、情感主旨以及学生的阅读体会等,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对阅读文本的内容结构、语文知识建立清晰认知,进而获得逻辑阅读思维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带领学生们阅读课文《小英雄雨来》时,课文教学重点在于通过讲述雨来的英勇事迹来启蒙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感,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与主旨内涵的把握,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带领学生们开展头脑思维风暴,完成以“雨来”为核心的思维导图的制作。具体来讲,就是以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作为主要分支,再对各个分支进行细节内容的补充,也可以增加导图分支,提炼雨来的个人形象要素,如雨来的生活环境、个人技能优势、社会背景及其对雨来性格的影响等。通过内容梳理与阅读体会提炼,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故事内容、更加深入地认识少年雨来,同时提高自身的阅读逻辑思维能力。
三、设置阅读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与初高中学生以及成人不同,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与阅读过程中相对更为被动,无论是阅读书目的选择,还是阅读收获的加深,都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但小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同样有着主观能动力发挥和自主能力提升的实际诉求。而统筹以上两点的重要途径,就是语文教师在阅读过程中为学生们设置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阅读问题,引导学生们发挥主观认知来进行问题的思考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认识,同时获得探究性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只有一个地球》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导读问题:(1)通过阅读,你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了怎样的新认识?(2)课文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目的是什么?(3)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危及地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4)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保护地球?以上探究性阅读问题,从阅读内容出发,逐步向现实生活延伸,学生思维也从开始对文本的理解与解读逐步向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迁移,这个过程便是学生探究性阅读思维的培育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养成关爱地球、保护地球、与自然和谐相处文明生态观的塑造过程。
四、推进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思维能力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基于语文阅读与写作两大核心教学版块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提出的教学新思路,阅读为学生们积累知识和表达逻辑提供了主要窗口,写作则充分保障了学生输出知识、表达思想的开放平台,本质上来讲,学生整合阅读收获来进行作文表达的过程就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应用思维的培育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加强读写结合训练,引导学生们围绕阅读内容进行读后感、改写、续写等写作练习,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同时培养语言应用思维与能力。
比如,在《鲁滨逊漂流记》课文教学结束后,学生基本建立了鲁滨逊漂流过程的思维认知,但小说本身也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比如鲁滨逊回到城市生活后是什么样的、“星期五”初次进入社会生活又会面临怎样的困难等。在小说阅读之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围绕小说的留白内容进行思考与想象,而后续写小说结尾。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想象优势便可以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对小说整体框架、创作背景以及鲁滨逊生活时代的特征有更深刻了解,在读写结合训练过程中就可以获得语言应用思维与深度想象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总之,依托语文阅读平台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效把握小学生智力和思维启蒙关键期,帮助小学生开发智力与潜能、培养思维习惯与核心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语文教师要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小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为前提、以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为导向来整合多元化思维训练工具、开展多元化思维训练阅读活动,以真正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晶.思维可视化工具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思维的应用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3(12):28-31.
[2]李诤,李卓华.网络环境下比较阅读促进小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以说明文《鲸》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4(07):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