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策略
作 者:赵利花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西关明德小学, 河北 灵寿 050500)
大
中
小
摘 要:学校可以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专题教育,使留守儿童懂得他们不是异类,他们的父母出外务工赚钱,是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作为子女,他们应该感到骄傲,并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通过这种教育,可以消除这部分学生心理上落差,从而促进其健康的成长。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关优化留守儿童教育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儿童;亲情缺失;心理状态;健康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多地选择进城务工,在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就是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无法充分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过早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压力,面临人身安全、身心健康、受教育等多方面的隐忧。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自2006年后,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更是频繁地出现于各大媒体。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一)父母“关爱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饥饿”。
“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山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二)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和不良职业活动存在负面影响。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三)监督弱化.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
校风不好,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有的沉迷电子游戏,有的步入社会。据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只有8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1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虽然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几年义务教育要求,但由于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带来的将是不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影响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素
(一)亲情缺失。
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有的留守儿童被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这样的儿童约占留守儿童的6%。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这样导致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管缺位。
(二)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存在的问题。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于是有的家长以满足孩子的放任和物质需求作为补偿手段,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奢侈浪费、好逸恶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 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
(三)缺少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工作衔接不上的情况,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 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总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和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心理和社会等专业人员要积极的关注。让我们行动起来,关心、关爱和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共同创造幸福安康和谐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