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技术 与教学融合式初高中协同教育影响因素探究
作 者:刘功英
(北海市第二中学(北京八中北海分校),广西 北海 5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成为推动初高中协同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研究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学生的数字技能对融合有显著影响。针对这些发现,提出了构建协同平台、强化学习评价等对策,旨在优化技术与教学融合生态,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技术与教学;融合式;初高中;协同教育
在全球教育领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正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它要求教育系统不仅要整合最新的数字技术,而且要在教学方法、内容及评价体系上进行根本性创新。这一过程中,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尤为关键,尤其是在初高中教育阶段,协同教育的推广更是加速了这一需求。而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有效整合技术与教学,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升,是当前教育创新变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技术与教学融合式初高中协同教育影响因素
(一) 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数字化教育环境中,教师的信息技术(IT)素养直接影响到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一个具备高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工具,如互动白板、教育软件、在线资源等,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然而,现实情况是,虽然许多教师已经开始尝试和采用这些技术,但在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较大差异[1]。
(二)学生的数字技能
学生的数字技能也是影响技术与教学融合式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数字时代,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需要具备网络信息处理、在线学习自主性,以及数字媒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如何利用技术工具支持教学,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这些技能。然而,当前学生在这些领域的技能发展并不均衡,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学生的数字技能发展往往受到资源限制。
(三)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可获取性
随着教育内容和资源的数字化,教师和学生可以更便捷地访问到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包括电子书籍、在线课程、互动软件及各种教育应用程序。这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和可能性,有助于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构建和实施。然而,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变得尤为重要,不同质量的教育资源可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此外,资源的可获取性尤其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校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这些地区可能缺乏必要的技术设施和网络连接,限制了数字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家庭和社会环境
家庭和社会环境也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的态度、家庭的经济条件、以及社区对教育的支持程度都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数字技术的接受度和利用效率。积极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也使用数字工具进行学习,扩大学习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技术与教学融合式初高中协同教育策略
(一)构建协同平台,促进共享交流
构建技术支持的协同平台,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另一项重要策略。这样的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经验交流、专业发展等服务,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团队协作、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家长提供学校信息、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等信息[2]。
例如,在进行《摩擦力》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的协同平台,将课程内容、实验操作视频、互动题库等资源上传,供全班学生共享和访问。该平台不仅作为信息共享的中心,还能作为互动交流的场所,学生可以在学习《摩擦力》的过程中,通过平台提交自己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甚至上传自制的实验视频,展示不同材料间摩擦力的实验结果。教师则利用这个平台,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实时回答,对学生上传的内容给予专业点评,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内的单向传授,而是变成了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多元参与的学习过程,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兴趣,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强化学习评价,反馈教学成效
为了有效实施技术与教学融合式教育,必须强化学习评价机制,实时反馈教学成效。这意味着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传统的考试评价与基于技术的实时评估相结合,如在线测验、学习分析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
例如,在进行《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方式来强化学习评价和实时反馈教学成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互动测验,如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来检测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这些在线测验,不仅能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根据学习数据分析学生在具体概念或计算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和困难点。基于这些分析,教师可以调整后续教学计划,如通过视频教程深入讲解难点,或者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这种融合式的教学和评价方法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协作能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和互动的学习环境。
三、结语
总之,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初高中协同教育不断进步的关键。通过强化学习评价、构建协同平台等策略的实施,我们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还能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个性化和创新教学。面对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和机遇,教育者、学生及其家长需共同努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共同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银洁,吕宏山.教育数字化赋能高校教学新形态的风险审视与纾解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23(2):24-32.
[2]孙佳伟,吴亦奇.协同教育环境下数字化家访的研究和设计[J].现代信息科技. 2023(23):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