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教学略谈
作 者:甄 永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铁国际城校区,安徽 合肥 230031)
大
中
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部分指出,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日常教学中,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往往被融合在一起进行授课或测试训练。故此,本文就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浅谈其方法及意义。 一、口语交际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初中部分的口语交际部分,目标内容为: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掌握清晰、流利、准确的口语表达技巧,能够完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口头作文、即兴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交际礼仪教学
交际礼仪是口语交际中的重要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授学生基本的交际礼仪,如礼貌用语、言谈举止等。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保持谦虚、得体表达,做到言之有礼。
(三)倾听技巧培养
倾听是口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理解对方的意图和需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让学生学会关注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四)话语理解与组织
话语理解与组织是口语交际的关键能力。学生需要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和意图,能够快速组织语言回应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提供语境、设计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话语的含义,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
(五)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口语交际中的重要元素。在口语交际中,教育学生要关注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学会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情感交流的过程,提高情感表达的能力。
(六)语境适应与应变
语境适应与应变是口语交际中的重要能力。学生需要适应不同的语境和情境,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和变化。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境适应和应变能力。
(七)口语表达艺术修养
口语表达艺术修养是口语交际中的高阶素养。学生需要掌握语言的韵律、节奏、语调等技巧,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教师可以通过朗诵、戏剧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艺术修养。
口语交际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既是为了参加中考,更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初中部分的综合性学习部分,目标内容为: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一)主题选择与情境创设
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首先需要进行主题选择和情境创设。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语文能力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需要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核心方式。教师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储备,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实践活动与资源利用
为了使综合性学习更具实效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活动,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等资源进行资料搜集。通过实践活动与资源利用,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成果展示与评价反思
在综合性学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将探究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报告会、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得失,为今后的学习提供经验。
(五)教师指导与课程整合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课程整合,将综合性学习与其他课程内容相互关联,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同时还需要与其他教师密切合作,共同推进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综合性学习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供更多有益的资源和支持,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