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幼小科学衔接视角的幼儿体育发展策略
作 者:徐 娟
(阜阳市颍州区莲池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幼小衔接视域下,教师开展幼儿体育教学活动,要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和运动水平,通过创设趣味游戏情境、鼓励幼儿自主游戏等方式,引发幼儿的体育运动热情,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在自主创造、积极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愉悦的活动体验,愉悦幼儿身心,提升幼儿运动水平,顺利达成体育教育目标,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稳固的基础。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体育活动
前言
在教育部大力倡导科学幼小衔接的背景下,教师组织开展体育教育活动,也要立足幼儿长远发展,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为幼儿设计趣味的体育游戏活动,引发幼儿的主动参与,鼓励幼儿在运动过程中,自由发挥,探索和创新更多运动玩法,使幼儿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不断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掌握丰富的运动技能,塑造幼儿人格品质,愉悦幼儿身心,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帮助幼儿平稳过渡,高效衔接。
一、生动情境,提升运动水平
在体育运动中,利用儿歌、音乐等幼儿感兴趣的元素,创设趣味活动情境,有助增强幼儿活动积极性,营造活泼、欢乐的运动氛围。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同时又无法对单一的事物保持长时间的专注,教师为幼儿创设音乐情境,让幼儿对游戏活动产生情感共鸣,充满代入感,主动进入游戏之中,探索各种运动技巧,对游戏活动的规则更加了解,在发展运动能力的同时,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认知水平。例如,在组织幼儿开展跑步运动时,教师就在活动开始前,播放儿歌《两只老虎》,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副老虎头套,假设幼儿们现在都是大森林中的两只小老虎,要比赛谁跑得更快。教师将幼儿们分成两队,每队一次派出一人比赛,先到达目的地的幼儿获胜,可以为自己的队伍加一分,最后累计分数最高的队伍获胜。幼儿们在这种趣味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参与比赛,内在的好胜心被彻底点燃,为了帮队伍赢得比赛而投入到跑步运动之中,幼儿的集体意识、运动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幼小衔接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了落实。
二、趣味游戏,提升规则意识
趣味游戏引入体育活动能够起到提升活动效果的目的,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进入小学后,幼儿需要具备较强的规则意识,能够听懂教师的各项指令,并快速做出回应。因此,教师就要以游戏化的方式,开展各种口令和规则的训练游戏,将游戏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训练幼儿规则时,播放小兵音乐,询问幼儿们见过解放军吗?知道解放军怎么踏步吗?今天大家都当小小解放军,老师来当指挥官,大家听我指挥,看看谁最会听指令。于是,在扮演解放军的游戏中,幼儿认真投入到踏步走的练习之中,仔细听教师的口令,并在听到口令时迅速响应,由开始的参差不齐到后面的整齐划一,幼儿们感受到听口令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在集体踏步走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通过开展这样的体育活动,幼儿们的倾听能力、反应能力、规则意识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也得以在体育活动中有效落实。
三、游戏闯关,塑造坚韧品质
幼小衔接视域下,教师还应当利用体育活动塑造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为幼儿长远的学习打好基础,确保幼儿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够做到永不放弃。为此,教师也要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在幼儿产生胆怯心理时,为幼儿加油打气,使幼儿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成功完成任务,坚韧的意识品质得到更好的塑造。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轮胎、油桶、爬梯等户外运动器材,为幼儿们设计情境化的闯关任务,以大循环的方式开展体能运动,幼儿需要运用钻、爬、跑、跳、走等方式,闯过每一关,达到终点,才算闯关成功。在游戏过程中,有些关卡比较难,比如走过狭窄的平衡木,以及从两层叠起来的轮胎上往下跳。一些幼儿产生退缩行为时,教师以辅助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幼儿成功过关,在幼儿到达终点时,教师对他们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这种体育活动方式,既锻炼了幼儿的各项运动能力,也令幼儿的品质得到了更好的塑造,真正将幼小科学衔接的理念融入体育教育之中,为幼儿长远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家园共育,培养良好习惯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取得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开展体育教育,将科学衔接落实在各个方面。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趣味的亲子运动任务,并鼓励家长分享亲子运动的视频,增进家园之间的沟通,营造家园一致的体育教育氛围,助力幼儿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和家长设计篮球运动打卡的任务,幼儿每天坚持拍篮球五分钟,与家长进行传球等一到两项篮球游戏,并将视频拍摄下来,在朋友圈上传打卡。一个月后,教师为每天坚持亲子运动的幼儿颁发“运动小达人”奖状,肯定幼儿的坚持运动,也激励其他幼儿一起参与到运动之中。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举行亲子运动会,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共同参与各项亲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增进幼儿与家长的情感关系。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实施体育教育,可以愉悦幼儿身心,使幼儿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助力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落实科学幼小衔接。
结语
在科学幼小衔接的指引下,教师开展体育教育,要融入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顺应幼儿成长规律,组织开展更多幼儿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让幼儿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投入锻炼的过程中,发展运动能力,形成坚韧品质,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薇.幼儿体育幼小衔接策略探究[J].文渊(小学版),2020(7):215.
[2]包佳丽.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体育游戏课程设置的思考[J].科普童话·原创,2022(9):114-115.
[3]陶初锋,吴珊.幼小衔接体育教学实践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22,44(2):12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