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作 者:郑沫涵 (天津天狮学院,天津 武清区 301700)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创新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民办高校实际出发,着重研究民办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探讨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方法。首先,本文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从而体现出民办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运用实例深入分析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最后,针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升工作实效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实效性
新时代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全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近几年民办高等教育在国家教育扩大化方针的引导下发展迅猛,学校数量不断增加。由于民办院校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强行套用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依赖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而是要务必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改革、灵活应对,有针对性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质量。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民办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其独特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将对民办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剖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确保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主要有学工部、团委和辅导员构成,其中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是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学工部和团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力量,在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要指导、协助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在实地调查几所民办高校管理类队伍数量后发现,目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普遍存在对自我职业认知不清楚、不坚定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往往以生源质量差为由,忽视对自我工作的反思和提高。如:在班级管理上注重对学生生活管理、学风管理等方面,忽视育人这一环节,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管理中。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素养达不到一定高度,会直接影响自身理论知识和管理技能的提高,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民办高校学生现状。
民办院校的学生对国家政治方针、法律法规和新时代青年应具备的素质有模糊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各异。当前国际形势、社会舆论复杂,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受到各类信息不停冲击,缺乏辨别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掌握学生思想特点,帮助他们补齐思想政治短板,筑牢思想根基,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同时,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情况较复杂。民办院校学生面临精神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造成学生自信心不足。由于,民办院校的民间认可度和社会知名度不及公办院校。这对民办院校的学生造成了一定思想压力,对自己的学业、水平、能力和前途未来自信心不足,感到迷茫彷徨,产生消极自卑心理,精神压力增大。另外,民办高校的学费相对于公办院校较高,学生家庭及自身经济压力较大,造成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父母的愧疚感,对自身的自责。此类消极悲观的心理情绪造成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强烈的抵触。
二、探索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
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民办高校要站在新的理论高度,把学习、思考、实践和创新相结合;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着重规范组织、工作流程,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效能;全面深入地宣传思想,特别是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注重向优秀辅导员学习和宣传,不断提升工作积极性和投入感。
(一)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1、完善管理体制,明确激励制度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辅导员队伍建设质量,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高校应当注重制度的导向作用,在辅导员队伍中营造竞争氛围提高竞争机制与薪酬待遇的比例,鼓励帮助一部分辅导员达到竞争目标,从而起到刺激和示范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对竞争活动的内容及物质、精神奖励进行宣传,营造竞争氛围,鼓励和吸引更多辅导员参与其中。竞争目标的确立应根据民办高校的实际及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特点来设立。例如搭建校内竞争平台,通过组织校内辅导员技能大赛、思想政治理论技能大赛、科研立项等活动,鼓励辅导员参加竞赛,展示自我。同时,鼓励民办高校辅导员参加校外比赛,积极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科研项目等。
2、加强经费支持,提升待遇保障
民办高校由于其民办性质,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是常态。但是,作为教书育人的单位而没有稳定的队伍,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无法落实,育人就成为一句空话。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稳定辅导员队伍是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福利留人、合理用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是稳定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重要的两个方面。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或择业时之所以更倾向去公办高校工作,很大原因是考虑福利待遇问题。例如落实辅导员岗位补贴,提升辅导员工作幸福感和使命感。
(二)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只有了解了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精准性和感染力。
1、拓展了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渠道。
辅导员不仅要与学生保持沟通,更需要与学生家长加强联系,建立起家校合作,从学生和家长两方面了解学生情况,充分把握学生需求变化情况。
2、引导学生认识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内容全面,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辅导员帮助学生深度挖掘自身需求,把自我反省、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理念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各方面,切实让学生在自省中发现不足,在净化中摒弃缺点、在革新中提升自我,从而不断得到品德、思想、行为上的进步。
3、及时满足学生需求。
分析学生需求,分清普遍需求和个体需求,从整体到个体层层推进,尽力满足学生需求。制定符合普遍需求供给的学生培养方案,同时不忽略个体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精准性和针对性。
(三)关注民办院校学生心理状况
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学校社会认可率低、经济和就业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会出现心理失衡、情绪低落、暴躁易怒等不良心理反应,这会造成这部分学生学习困难、行为偏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降低。因此,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辅导员应当通过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网格机制,经常性通过谈心谈话、同学反馈等方式,切实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台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配合心理教师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降低不良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影响。总体而言,民办高校要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之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三、结论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践行见效,离不开高校辅导员队伍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发挥实效。针对当前民办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除了反思自身教育不足之处,民办高校辅导员还应当深入到学生之中,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掌握大学生的心理愿望和预期,做好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全面推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深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刚.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理论蕴含与深化路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73(01):1-8.
[2]孟丹.主题教育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30):133-136.
[3]徐秀秀.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