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 “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 四年级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

“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 四年级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

作 者:萧敏仪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五小学,广东 广州 510545)

 摘   要:本文重点在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数学作业;抓"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数学作业;注重学生的差异,设计有梯度的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弹性"的数学作业等四个方面来阐述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对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数学作业;有效性;有效教学  
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的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学生要在学校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双减"来了,作业减少了,那么有效的作业十分重要,设计高质量的作业尤其重要。教师要协调好作业量,要求学生每天完成数学作业时间不超过20分钟,提高作业质量需要有效地设计作业,减负增效学习,优化对学生作业质量的设计,避免机械重复性的作业。作业设计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做作业,同时也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做的,如果不设计有效的作业就会出现学生作业的数量过多、教师作业的质量不高等现象,这既达不成温故知新的效果,也浪费了学校内正常的运动、休闲、文娱时光,因此设计有效的作业十分重要。下面,结合自己在作业设计上的一些作法,谈一谈自己个人的想法。
一、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数学作业
在设计数学作业时选择那些更接近于学校生活的、有意义的素材,也有助于提高对做数学作业的兴致,美籍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布卢姆就曾讲过"教学的主要力量,是对教学材料的浓厚兴趣。",读书兴趣越大,读书的力量也就越大;学习兴趣越低,学习的动力就越小。由此可见,通过布数学作业,就能调动学生们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越感兴趣,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完成置学生们喜欢的,他们可以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师徒结对的方式共同完成等方式去完成数学作业。
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运算定律为例。
破解宝箱密码
打开宝箱的密码是□◎◎□◎。
125×7×□=7000      ◎×18+◎×32=200
设计的数学教育作业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学习者喜欢,而且往往比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学教育工作的学习效果更好,学习者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完成相应的数学教育工作,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设计中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数学作业,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
二、抓"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数学作业
教学目标是有效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同时也终点,所有的作业设计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设计的作业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有效作业设计的关键,是有效作业设置核心与灵魂。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之前,首先要明确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是非常重要。只有抓"准"教学目标,才能设计出适合本节课的数学作业,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下面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例3的数学作业为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练习
3月12日,学校组织五年级的学生参加植树活动,活动分工如下表,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多少人?
 
 
 
抓“准”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可操作的数学作业,它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
三、注重学生的差异,设计有梯度的数学作业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之间存在心理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数学课的学习上,有的学生对四则运算学得快,但对观察物体却不行;有的学生对单独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是过关的,但是混合运算时就有问题了;有的学生对直观的知识一点即通,但对抽像的内容也很难掌握等等。
《基础教育大纲》同时也提出: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性格,并注重差异。人有一双手,十只手指,十只手指不可能是一样长的,它有长有短。我们面对的学生也一样,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即使是双胞胎,他们也有不同之处。因此设计有梯度的数学作业很重要,它既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可以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从而开拓不同学生的思维。
设计有梯度的数学作业,此类作业分为"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要求全体同学都得完成"基础练习",完成了"基础练习"的同学继续完成"拓展练习",这样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作业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梯度的数学作业,这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弹性”的数学作业
每一个人都有他(她)的独特思维,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设计出来的数学作业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该设计一些"弹性"的数学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至于把他们困在某一个框架上。
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为例。
同学们,现在我们搞一个评选“小小设计师”的活动,看看哪位同学可以评上“小小设计师”的称号。提示根据老师给出的例子,分别出两道简便运算题目给小组成员做,做谁能出色完成任务,被小组成员认可评上“小小设计师”。一起动起来吧,同学们!
设计"弹性"的数学作业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有助于的有效教学的实现。
总之,在实施数学作业的设计时,老师们必须围绕着教育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通过设计合理的数学教育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体积极作用,从而实现高效教育。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