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作 者:卢伟敏
(金清镇中心小学,浙江 台州 318058)
大
中
小
摘 要: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需求在不断提高,这就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阶段,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各学科教学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出发,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去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全方位发展,为学生日后学习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进行优化。而在集体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情况、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丰富和完善,确保学生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也为高效课堂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一、创建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在语文知识学习、理解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受到了严重威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阻碍[1]。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学生对语文学习、探索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在具体开展教学工作时,则需要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去为学生创建针对性的教学情境,通常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创建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不同情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的方向也存在不同,但是可以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例如,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进行分类,可以从幼小衔接理念出发,结合学生爱游戏的天性,去创建语文课堂游戏教学情境,开展“学送信”游戏,教师游戏的开展准备游戏道具邮箱和卡片,并将卡片进行分发,然后在创建的游戏情节中,让学生去认读卡片上的拼音,并对其进行分类,投入到相应的邮箱之中。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参与兴趣得到了提升,同时实现了对拼音的深入复习和掌握,有助于学生专注力以及学习热情的提高。
二、分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阶段受到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影响,学生在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文章的感悟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采用统一教学的方式,会导致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能力和素养得不到提升,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出现了跟不上课程的情况,长此以往不仅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部分学生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要将学生的差异性充分重视起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去开展分层教学,从而确保班级中的全体学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收获,产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并可以将自身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充分发挥出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2]。例如,在《我不能失信》这一课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包含各个层次的成员,课前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小组进行汇总和交流。课上在展示小组资料的基础上,去对文章进行阅读,并让学生将宋庆龄守信的语句找出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并让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借助合作教学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得到收获,发现自身的不足,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三、注重拓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重点内容,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这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3]。当前。新课标理念下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优化,其中包含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在不断增多,但是由于教材内部和课堂教学之间有限,因此学生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存在局限性,没有开展深入的探究、了解和实践,造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阻碍,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语文各方面学习能力也受到了限制,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注重拓展教学和活动,为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良好价值观、思想政治理念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有关古诗词、传统文化类的课文教学,还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纳入到课外阅读中,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可以组织传统文化板报绘制活动,将传统文化、语文活动、美术进行整合,在读、写、画的过程中去对我国历史以及有关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字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认同。
结束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标要求,从学生出发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拓展,借此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晓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初探[J].智力,2022(19):5-7+11.
[2]李桂忠.基于核心素养视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26):45.
[3]刘春园.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2(26):169-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