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幼小衔接中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 者:蒋家宁
(阜阳市颍州路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18)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小衔接成为了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幼小衔接时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其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效的幼小衔接策略,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依托晨间谈话拉近与幼儿交流的距离、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极表达自我、尊重幼小衔接规律并避免小学化倾向等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为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提供支持。 关键词:幼小衔接;语言表达;教学策略
幼儿时期是个体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将从幼儿园转入小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时期,幼儿需要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并建立起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桥梁。语言作为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对幼儿在幼小衔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依托晨间谈话拉近与幼儿交流的距离
在幼小衔接阶段,依托晨间谈话拉近与幼儿交流的距离是一项关键的策略,对于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晨间谈话作为幼儿与教师日常交流的重要环节,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时机。教师在这个特殊时刻应充分关注每个幼儿,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的耐心倾听是晨间谈话的关键。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教师应积极倾听每个幼儿的发言,不论其内容是否与教学相关,都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尊重。通过倾听,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排解困惑,表达情感,从而建立起与幼儿之间的信任和情感纽带。积极的反馈和肯定也是晨间谈话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对幼儿的表达给予积极的回应,鼓励他们勇敢发声,不怕犯错误。通过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幼儿会感受到自己的言语受到认可和尊重,从而增强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自信心。这种积极的反馈会激发幼儿更多地参与晨间谈话,使其成为乐于表达的积极主动者。教师还应当采用适当的沟通技巧,使晨间谈话更加富有趣味和互动性。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保持亲切友好的态度,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感受到交流的愉悦和轻松。
二、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极表达自我
在幼小衔接阶段,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极表达自我是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满探索和创造的环境,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语言交流和表达。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可以创建各种情境,鼓励幼儿选择不同角色参与其中。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幼儿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观点,从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以耐心倾听幼儿的角色设定、情节编排以及角色间的互动,引导他们用言语描述角色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从而培养其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绘画区域是另一个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机会,鼓励他们用画笔表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互动,询问他们画作的内容、色彩运用以及表达的意图。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幼儿可以逐渐学会用语言描述绘画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培养其用言语表达视觉印象的能力。此外,在其他各种区域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设立相应的情境,鼓励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例如,在积木区域,可以引导幼儿合作搭建,同时让他们通过交流来传递搭建的构思和想法。在游戏角落,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对话,培养其用语言表达角色情感和意图的能力。
三、尊重幼小衔接规律并避免小学化倾向
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正面临由游戏为主向学习为主的过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理解。尊重幼小衔接的规律至关重要,教师应避免过早地强调小学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对幼儿施加过多学业压力可能会限制其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导致语言焦虑。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进程,合理安排学习任务,保持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时,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小小的“医院”场景。每个幼儿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患者,还有的是护士。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在自由自在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医生可以用幼稚的语言向“患者”询问症状,并给予温暖的安慰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适时提供一些医疗用语和句式,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身体感觉,增强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信心。又如,教师在绘画区域组织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时,可以给幼儿展示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作,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其中的内容和情节。教师鼓励幼儿讲述画中人物的故事,以及画面中所表达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帮助幼儿扩展词汇,引导他们运用形容词和动词来丰富语言表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阶段对于幼儿的全面成长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语言表达能力作为重要的认知工具,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依托晨间谈话拉近与幼儿交流的距离、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极表达自我、尊重幼小衔接规律并避免小学化倾向等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在实践中,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并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不断的努力,相信幼小衔接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枚举,赖金婷.幼小衔接下的语文教学难点梳理与策略探析[J].中小学班主任,2023(08):32-34.
[2]徐文霏.信息对称理论在幼小衔接家园校合作中的运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1):30-32.
[3]田丽霞.幼小衔接中通过家园合作完善幼儿时间管理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1):134-136.
|